林邺宠妾灭妻,不仅对杨氏冷淡,而且一点体面也不给她。
府中的中聩也趁着林晚病重,杨氏照顾林晚府中有些疏忽时,给夺了给万姨娘。
整个京城,掌管一府中愦的是个姨娘,怕是只有林家了。
这万姨娘也是个有手段的,拿到了中馈不说,为了避免麻烦,愣是说成了自己只是搭把手,真正掌管的还是杨氏。
如此,权利自己握着,杨氏只担了个虚名。
之前,杨氏一直顾着林晚,也没有精力和万姨娘计较。
后来林晚好了,万姨娘没有半点交回来的意思,她和林邺提了一回,被林邺大骂一顿。
她知道这是林邺的意思,是林邺在给万姨娘撑腰,她便也死了心,随他们去了。
自己和女儿都还在家里,如何也要为女儿留有体面。
这会,杨氏听到女儿这话,一下想到昨夜二人商量的事,心中感动,紧了紧手中的帕子,坐在一侧没有说话。
林邺向林晚看过来。
若是平时,林晚说这样的话,他定然要呵斥一番,到现在,境况却完全不同。
“她不敢不给,尽管去要就是,晚儿放心,你万姨娘是非常善良的人。”
一旁,杨氏面色发白。
林晚:“父亲去,她自然不敢不给,但是母亲去就不同了,哪怕给,母亲怕是也要受气的,晚儿不愿意母亲受这样的气。”
林邺看了杨氏一眼,认为这些话是杨氏教林晚说的,眉头皱起:
“晚儿说得是,万姨娘也是替你母亲掌管,以前你身子不好,你母亲照顾你精力不够,现在你大好了,自然要让她还回来。
“从今日开始,中馈便交给你母亲掌管,无论要什么,你都尽管去拿。”
林邺看得清楚,现在林晚有这样的造化,中馈自然是由主母掌管,要不然,若被外人知道,怕是麻烦。
若后面这门亲事不成,再要回来就是。
林晚低头:“父亲英明。”
林邺看着林晚乖巧的模样,心中甚是欢喜。
等林晚走后,林邺对杨氏道:
“卫夫人那边,你先不要回复,我去见见卫大人,不不不,还是去见见小卫大人,见过了再说。”
这种儿女成婚的事,卫夫人的意思,就是卫戍的意思。
他主要去看看卫辰的态度就是。
若卫辰喜欢林晚,那他便可以趁机要一些东西。
想娶他的女儿,哪那么容易。
还有卫夫人和卫老夫人喜欢林晚,也有谈判的余地。
这门婚事门不当户不对,但是卫家却真心求娶,且诚意十足,他作为林晚的父亲。谋取一些东西,名正言顺。
杨氏:“老爷可是对这门婚事不喜?若老爷不同意,妾身便去回了。”
林邺立马否认:“怎么可能不同意,自然是同意的,只是我要为晚儿去探听探听,这小卫大人人品如何。”
卫家公子人品如何,京城人人皆知,林邺这副嘴脸,不过就是想要看卖女儿能得到什么东西。
杨氏脸色非常难看。
但是她记着女儿的话,没有表现出来。
林邺一心琢磨着怎么去跟卫家公子打交道,也没有心思多和杨氏说话。
杨氏说起中馈的事,林邺交代了管家几句,要管家配合让万姨娘交出中馈,便出门了。
林家主院里。
杨氏和林晚坐在一处,把刚刚的情况都说了。和昨夜她们预想的一样。
虽然早有准备,但是亲眼见到林邺的无耻,还是心中难受得紧。
见着女儿在,杨氏打起精神:
“晚儿,你实话跟母亲说,你和卫大公子,是不是早便相识?”
昨夜她说起婚事的时候,林晚面色平静,她当时以为自家女儿不懂,所以不上心,后面越想越觉得不对。
林晚略略低头:“是。女儿跟卫大公子早便相识。就前段时间,女儿在景桑楼举办了诗会,作了一些诗,卫大公子觉得那些诗特别好,于是找到了我,我跟他聊了诗,或许是志趣相投吧,所以他对我有些印象。”
杨氏:“原来如此。”
她就说,再怎么样,卫府也不会跟林家结亲。
只有卫家公子上了心,才能说得过去。
她看向林晚,还是有些不放心,问道:
“只是写诗这么简单?”
林晚想了想:“其实我们还讨论了一下词,还有一些文章。”
杨氏听着这回答,知道再问不出什么,但到底放了心。
“这门亲事,你真的同意?”
林晚:“女儿知道母亲担忧什么,也知道母亲是为我好,为我着想。
“母亲,能嫁入卫府,是我的福气。咱们确实是门第低了些,但卫府却也不是那般重门楣的人。
“女儿总要出嫁,没道理放着卫府那么好的人家不去,而另择他人。
“母亲放心,我会好好学习规矩,以后不让人看轻。
“卫夫人能看上我,卫大公子能对我有意,我便想抓住这个机会。
“母亲担忧,我心中理解,但是卫府是顶顶好的人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