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台机械臂缓缓伸出。
在零的控制下,它小心翼翼地靠近着那枚微型黑洞。
经过改装的引力子捕获装置随之开始运转。
虽然这些引力子在黑洞的某些效应下表现出了相反的特性,但其本质,仍然属于引力子。
因此,只需要对原有的引力子约束和捕获装置进行少许改造,便可以轻松捕获它们。
“捕获成功。”
略显僵硬的电子合成音在实验室中响起,吕永昌脸上的笑意再次浓郁了几分。
“转移反引力子,并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检查和观测。”
他沉声下达了命令。
在先前引力子研究经验的帮助下,对反引力子的研究工作展开的极为顺畅。
正如吕永昌预测的那样,反引力子的运动,可以形成一个与引力场相反的反引力场。
换句话来说,便是可以让平整的时空凸起来。
得知这一消息的吕永昌,激动之余,再次启动了停滞许久的曲率引擎的研发工作。
当然,在兴奋和激动之余,对微型黑洞的进一步研究,也给科学院带来了新的疑惑。
科学院对这些“反引力子”进行了一次湮灭实验。
简单地来说,就是将正常状态的引力子和这些表现相反性状的引力子放在一起,看两者会不会产生湮灭反应。
很遗憾。
湮灭实验失败了。
和吕永昌的猜测相同,这两种表现不同特性的引力子,接触之后并没有互相湮灭。
从这一点上便可以看出,所谓的“反引力子”,不过是引力子在某种未知的原理下表现出了相反的特性。
猜想得到验证的吕永昌却并没有流露出多少开心的表情。
原因,则是因为发现了另一个令人疑惑的现象。
在最新的观测手段下,这些表现出相反特性的“反引力子”,并不能长时间保持自己的性状。
在一段时间后,它们便会逐步恢复成正常的引力子。
“就像……”
“三维宇宙对二维物质的同化作用一样!”
刚发现这个现象,吕永昌脑海中就闪过了一道灵光。
但疑惑随之产生。
按照【画】当初的说法,在很久以前,应该是在宇宙诞生之初,宇宙中所有维度都是展露在外的。
十维空间,再加上一维时间,由此构成了10+1维的宇宙时空。
只是,10+1维时空似乎并不稳定。
随着时间推移,亦或者是别的什么原因,10+1维时空逐渐跌落,一直跌到了如今的3+1维时空。
高维空间,在跌落的空间中不断蜷缩,进入了微观世界当中。
同时,三维空间由于其强大的稳定性,对其他维度有极强的同化作用。
换句话来说,所谓的同化效应,往往意味着以前存在过这种物质。
“难道以前的宇宙中存在反引力子吗?”
吕永昌看着眼前的检测数据,喃喃自语道。
何比邻满脸困惑地张了张嘴,却没有说出一句话来。
没有人可以回答吕永昌这个问题。
无奈之下,吕永昌叹了口气,摇着头将这个疑问压在了自己的心底。
“继续曲率引擎的研究吧。”
他没有转头,只是默默地注视着全息投影中的微型黑洞影像,轻声向何比邻说道。
……
地球历3275年。
距离人类舰队一光年之外的茫茫宇宙之中,在零的控制下,一台工程机器人飞快地拧上了最后一颗螺丝。
下一秒,它驱动身后的简易式推进器,朝不远处的工程舰飞去。
同时,一艘跨越漫长旅途、远道而来的小型运输舰,也成功抵达了目的地。
改造之后的【鲲鹏】移动实验室,将重启曲率实验!
……
“教授,【鲲鹏】已经就绪。”
电子合成音在一号实验室中响起。
“开始实验!”
听到汇报声的那一刻,吕永昌神色一肃,直接开口说道。
“同时启动引力场生成装置和反引力场生成装置!”
和第一次实验一样。
一枚小球被送入了高纯度真空实验舱内。
但和上一次实验不同的地方在于,随着能量的注入,小球前后分别生成了两个迥然相异的引力场。
在吕永昌身前的巨幅全息投影中,清晰地呈现着实验舱内的时空曲率。
看着那两个正在同步变化,但完全相反的曲率数值,吕永昌的心情也随之紧张起来。
通过零提供的全息模型便可以直观地看出,在悬浮小球的前后不远处,平整的时空正在不断扭曲。
小球前方,平整的时空正在不断凹陷,而小球的后方,时空正在不断凸起。
就这样,两者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差值。
随着引力场和反引力场强度的不断增加,时空的扭曲程度逐渐增大,原本停留在原地的小球,也开始逐渐向前移动。
随后,引力场和反引力场根据预设的程序开始微微波动。
平静的时空,在这一刻如同狂怒的海面一样掀起了滔天巨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