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大的迎接阵容,真让陈佳一小小的吃了一惊。特别是在异国他乡,还能见到这么多的中国人,让陈佳一倍感亲切。相信对于很多出国在外的朋友,都会有这样的一种心理。
“各位辛苦了,谢谢大家的欢迎。”
陈佳一缓步往前,微笑的看着这一些前来迎接的中国留学生。最后,在即将进入哈佛大学,也就是在哈佛大学校门口处,陈佳一停了年来,转过头,看着这一些可爱的人们。陈佳一说道,“在这里祝大家学业有成,若干年后,你们的祖国,还等着大家去建设呢。”
在以前,很多的中国留学生,有很多有真才实学的,在他们留学完后,都只在他们的留学地生活,直到老去,甚至最后成了另外一个国家的人。只有那一些打着留洋的海龟,为了渡金神马的,并没学到多少本领的家伙,这才回到自己的国家。
这真是一个杯具的事情。
中国这么大,他有很多的方面,都需要人才的支持。在这其中,他不仅仅需要互联网,计算机人才。在别的方面,他更加需要有才能的人。像机械,像教育,像医学,像能源……这一些人才,中国都缺呀。
陈佳一可以打造一个互联网帝国,但他却不可能打造一个全能型中国。只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流进中国,为中国所用,正如美国一样,中国这才能够立于世界之巅。
就这样的一句话,或许,只是陈佳一随便的一声感叹。但是,这一句话说出之后,他却感动了无数留学在外的中国人。也许,他们本没有想回祖国,为国建设的意愿。但是,受陈佳一的影响,未来的时候,一批又一批海外留学生,踏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从此,中国人在无数人才的建设下,后来居上,成为了超级大国。
这自然是后话。
陈佳一说完之后,便在哈佛大学教职员的陪同下,参观起哈佛大学。
“陈佳一先生,这是我们哈佛大学商学院。”
哈佛大学果然不愧是哈佛大学,一路走来,陈佳一感受到的,那就是哈佛大学给他带来的浓浓教学气份。这一个气份,并不是说这里有读书气份,也不是说,这里的学生很努力,一直埋头读书。这种气份,可能无法言语。但是,进入这个学校,陈佳一就会不自主的联想起,“真理,学者,思索……”等等一却词汇。
“哈佛商学院。”
陈佳一看着眼前的商学院,却是说了一句,“你们美国是不是有一句话,这一句话说的是,哈佛大学算得上是全美所有大学中的一项王冠,而王冠上那夺人眼目的宝珠,就是哈佛商学院。”
哈佛商学院美国培养企业人才的最着名的学府,被美国人称为是商人、主管、总经理的西点军校,美国许多大企业家和政治家都在这里学习过。在美国500家最大公司里担任最高职位的经理中,有1/5毕业于这所学院。哈佛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简称MBA)是为权力与金钱的象征,成了许多美国青年梦寐以求的学位。
同时,哈佛商学院还是一个制造“职业老板”的“工厂”,哈佛的MBA人人都疯狂地关心企业的成长和利润,他们有着极强的追求成功的冲动,和自命不凡的意识,他们是商业活动中的职业杀手。MBA平均年薪可达10万美金以上,以致美国人指责MBA的第一条缺点就是他们的身价太高。
“呵呵,这只是美国教育界对我们的抬举。”
就算一向喜欢直白的美国人,当听到陈佳一这一句话时,也不由的谦虚了一把。因为,在他们眼中,拿哈佛的商学院与这一个商业之王比较,似乎并没有什么胜算。尽管,哈佛商学院诞生了一批又一批强者。可是,所有的强者之中,没有一个有陈佳一做的这么出色。
譬如陈佳一的联合雅虎对抗谷,帮助IBM摆脱个人电脑的包袱……又有陈佳一最近与微软MSN的大战。直到现在,陈佳一来到美国,听说也要打ICQ的主意。
这种疯狂的资本运作,虽然看不到唐朝公司科技产品创新的地方。但是,自古以来,资本运作才是企业具有能力的一种体现。一家企业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他就不可能再度高速发展。
毕竟,每一家企业,他的创新能力有限。如果天天只想着创新,不知道资本运作,那么,他做的最好,也只能如苹果一样。事实上,在美国商学院里,很多人对于苹果的资本运作,一直痴之以鼻。他们认为,这种只知道创新,但却不知道如何发挥自己优势的企业,根本不可能成为世界巨头。如果不是后来,因为与唐朝公司的合作,估计现在的苹果,仍然停留在略微盈利的脚步。
“呵呵,是嘛。”
陈佳一笑了笑,倒不愿意争这个。
其实,陈佳一对于这一个哈佛商学院,当真佩服的五体投地。从全球数据来看,全球亿万富翁出土最多的学府,正是哈佛大学。而哈佛大学当中,亿万富翁最多的一个学院,那就是哈佛商学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