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末三月初的光景里,村户一派热火朝天的在田间地头忙活。
柳小如扛着锄头挑着两筐油饼,时不时就有人停下来问,“如哥儿,你这挑的啥啊?榨油剩的枯饼子?”
面对同村的人,柳小如也没有藏私,主动回答道:“是,就是油饼,我拿来肥田用的。”
“真的假的?这没用的枯饼还能肥田?”
大多数人都非常惊讶,在他们的印象中,这油饼子除了榨油铺子收,就是家里养畜牲的人留着当饲料的,从未听过可以做肥田之用。
而今农户给土地施肥的,多用草皮树叶以及各种粪便,不管是人的还是牲口的。
为此村里人偶尔还有为着几坨无主的粪便发生口角的,因这个各家各户的茅房都是建在院子里,没有院子的人家也会用厚重的石板盖住,以防被人偷走。
柳家现在有一群鸡,还有一只大黄牛,牛这类吃草料的牲口,粪便不仅可以用来沤肥,还能垒墙上晒干用来当柴火烧。
当然,柳家不缺柴火,家里的牛粪尽数都留着沤肥,尽管已经比好多人多得多,但是要给其余六亩水田外加一亩旱地,以及屋后头的菜园子,那还是不够的。
这时候,油饼就发挥他的作用了,肥田力度十分可观。
现如今榨油坊都不收油饼,若是农户都知道油饼能够肥田,辛苦种菜籽的人家也能多点收获。
“当然能,而且油饼是极好的肥料,不像粪便那样容易烧坏庄稼,且肥田力度十分可观。”柳小如徐徐地解释道。
“是嘛?”
村里人将信将疑,但大多都是没往心里去的,毕竟柳小如以前是山里跑的猎户,甚少种庄稼,他口中的肥田法子,不一定可信。
若是没能肥田反而损坏了庄稼,那可就不值当了。
大多数人都持观望态度,等着看柳小如那两亩贫瘠的土地,是否在油饼的作用下变得肥沃,只有极少数人相信,决定跟着柳小如试试看看。
一方面油饼便宜,一筐也才几文钱,可比向旁人买粪便要便宜,另一方面,他们觉得柳小如的相公可是读书人,今年还得下场考秀才,他们的话可不会胡说。
柳小如没在意外人的看法,反正道理他已经说完了,大家听不听就是自己的事情了,他可忙着呢。
挑着油饼来到自家旱地,两块旱地被处理的极好,甚少能看到野草。
撒了两分田时,柳树跟刘香云来了,柳小如直起酸疼的腰,笑道:“娘,树哥儿,你们怎么来了?”
刘香云瞪了眼柳小如,又想到方才的乌龙,又是一阵气闷,懒得搭理自家泼猴,双手提着一筐装满油饼的箩筐,跨过田埂,去了旁边一块地施肥。
柳树笑着回复道:“两亩旱地施肥,一个人忙活,起码得两三天,老夫人怕东家忙不过来,便带着我来帮忙了。”
柳小如笑得更欢实了,他高声喊道:“还是娘疼我!”
弯腰挖地的刘香云闻言,嘴角忍不住微微勾起,自家哥儿,当然是自己心疼。
三人忙活了一上午,也才给不到一亩地施完肥,时候不早了,该回家吃午饭了。
柳小如扶着酸麻的老腰,佝偻着挖地施肥太久了,这突然支起来,感觉下一秒就要嘎嘣断成两段似的。
他深吸了两口气,双手撑着腰喊道:“娘,树哥儿,时候不早了,咱们得回家吃饭了,忙活了一上午,你们不饿吗?”
自然是又累又饿的,干农活最是费力,不过柳树常年挑着陈家的重担,对比之下他反而觉得在柳家干活一点都不累,东家顾及着他的腿脚,都没让他下水田犁地。
刘香云确实有些累了,她不拘小节地随意往地上一坐,歇了一会儿才道:“如哥儿,你先回家做饭,我跟柳树再忙一会儿,回到家里刚好能吃上。”
今早的乌龙也在提醒刘香云,自家哥儿随时都有可能怀孕,自然不能累着了,她一把老骨头累点没什么,可不能累着她大孙子了。
“可是······”柳小如有点犹豫,要回也是刘香云回啊,他身强力壮的,不比她娘一个弱女子手脚麻利。
刘香云可懒得跟柳小如废话,“没什么可是的,你做的饭味道好,娘爱吃!”
这理由,让柳小如没法拒绝,只得匆匆收拾好自己,扛着自个儿的锄头快速回了家。
中午就三个人吃饭,但在地里忙活一上午,可不得吃点好的。
柳小如直接舀了一升白米,准备做个熏肉炖白菜,炒个春笋,再打个野菜鸡蛋汤,有肉有菜还有汤,也算是丰盛的一顿。
洗好白米下锅后煮后,柳小如无所事事地坐在灶膛下烧火,就听到外边响起陈招儿的声音,“柳阿叔,我回来了。”
是陈招儿也不算外人,柳小如便没有出门迎,只是扯着嗓子道:“我在灶房里,招儿自己进来啊。”
陈招儿脆生生的应了一声,很快柳小如就看见他提着一篮子粉色桃花进来了,脸上带着笑,“柳阿叔,你要的桃花,我就摘了一篮子,下午我继续去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