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译:孟家任命阳肤做法官,阳肤就去请教曾子。曾子说:“当官的不走正道,民心涣散很久了。要是真的查清了案情,还望多加怜悯,不要沾沾自喜。”
19.20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wù)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试译:子贡说:“纣王不干好事,但并没有后人说的那么严重。所以君子不甘堕落,一堕落,天下的坏事都记在他的帐上。”
19.21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试译:子贡说::“君子的过失,好比日食月食:缺了,人人都看见;圆了,人人都景仰。”
19.22卫公孙朝(cháo)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志其大者,不贤者识志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试译:卫国的公孙朝问子贡说:“仲尼的道行跟谁学的?”子贡说:“文王武王的道统,并没有掉在地上,在人心里。贤明的懂得其中的大道理,不贤明的懂得其中的小道理,都是文武道统。我们老师哪一点不学呢?又哪里有确定不变的师承呢?”
19.23叔孙武叔语(yù)大夫于朝(cháo)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试译:叔孙武叔在朝廷对大夫们说:“子贡比孔子贤明。”子服景伯把这话告诉了子贡。子贡说:“用围墙打比方,赐的围墙只有肩膀高,在外面就看得见里面院子漂亮。老师的围墙却有几丈高,不从庙门进去,就看不到宗庙大殿的宏大壮美,百官公署的富丽堂皇。找得到庙门的,可能不多吧。武叔先生那句话,不也情有可原吗!”
19.24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试译:叔孙武叔诋毁仲尼。子贡说:“没有用的!仲尼诋毁不了的。别人的贤明,好比崇山峻岭,咬紧牙加把劲儿还可以翻越过去。仲尼却是太阳月亮,没法超越。一个人就是想自杀,能对日月有什么伤害呢?只能说明他多么不知天高地厚。”
19.25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智,一言以为不知智,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导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试译:陈子禽对子贡说:“先生谦让了,仲尼岂能比先生您还贤明呢?”子贡说:“君子一句话见智慧,一句话见糊涂,说话不能不慎重啊!老师高不可及,好比天宫不可能在地上搭个梯子爬上去。老师要是做了诸侯做了大夫,可以说他‘一站稳,别人就能站稳;一指路,别人就能上道;一安顿,别人就来投奔,一鼓动,别人就来响应。生前声望高,死后让人想’。怎么可以比得上呢?”
20.1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lài),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悦。
试译:传位的时候,尧说:“好啊,你这个舜!上天的使命都在你身上了,要好好把握这个中道。四海百姓如果日子不好过,上天的赏赐你就再也得不到了。”大舜传位时也用这话告诫大禹。商汤则祷告说:“我这个小人物,履,谨用黑公牛献祭,明白禀报皇天上帝:有罪的人,我都不敢赦免。上帝臣仆的罪过,我也不敢隐瞒,上帝之心普照无余。我本人如果有罪,决不推卸给天下百姓。天下百姓有错,由我一个人承当。”周朝赏封诸侯,好人都富贵了,武王说:“虽然有周室亲人,不如有仁德之士。百姓若有过失,都归我来承当。”谨慎校对度量衡器,仔细审定法律制度,小心激活庸官闲职,四方政令就通行无阻了。复兴灭亡的国度,延续中断的世系,推举散落的遗民,普天大众就心悦诚服了。重要的工作有人民,粮食,丧礼,祭祀。宽厚就必得人心,守信就受人任用,勤敏就建功立业,公道就天下欢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