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青跟在韩松林的身后,目光在场馆内不住的打量。这些,都是利器啊!
出,则必杀生而返。
之前的时候,某国公布了一段自己使用星飞工业生产的无人机打击反叛视频。
在视频之中,目标被无人机发射的空对地导弹直接命中。
让人们看到了,战争已经变得如此的让人陌生。
星飞工业的展馆内,来参观的人还挺多。
知道韩松林来了,孙志行赶紧找了过来,正好看到韩松林站在观台,远处就两架飞机停靠在一起。
说是停靠在一起,实际上相隔着一段距离。
只不过因为两个庞然大物太大的缘故,看上去离得挺近的。
星空555和A380历史性的同框。
A380一直都想要打开华国市场,可现在国内却没有一家航司购买A380。
原因?
星飞工业也有同级别的飞机星空555。
而且,星空555在价格上面可相比起A380便宜不少。
另外就技术指标而言,星空555还真的不差A380什么。
星空555在星飞150的基础上发展,而星飞150又是在一个解体国的机型上面发展的。
星飞150一直都在国内作为货运飞机进行执飞,这些年时间里面,从未发生事故。
作为货运飞机,星飞150对机场要求高了些,可国内的机场有很多都能够满足其起降。
另外军方也采购了数架星飞150,大大的增加了其战略快速机动部署能力。
孙志行顺着韩松林的目光看去,两人飞机放在一起,倒是相当的有意思。
星空555相比起A380来讲,稍显小了那么一丢丢。
A380作为超宽体客机,销售量并不好。
这让空客很是不甘心,毕竟花费了那么多钱研发出来的机型。
最为重要一点,A380可被寄予厚望那种。
而星空555对于星飞工业来讲,就好像是一个为了展现自己技术的平台。
星飞555这些年时间根本就没有造几架。
反而星飞150一直都保持着生产,然后不断投入到货运市场当中。
“我们的星空555卖了多少架?”
孙志行就怕听到这个问题。
刚刚开始的时候,他们还对星空555挺期待。
可市场狠狠的打了他们一个耳光。
这倒是将人给打醒了。
已经放弃了对星空555的希望。
可南航又是来购买了5架星空555,一下子又是让人燃起希望之火。
大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可事实证明纯粹想多了。
南航运营星空555也只不过勉强的保本罢了。
将星空555投入到热门航线当中,刚刚开始的时候,倒是很火了一阵。
可跟着上座率开始不断下降。
原因?
因为星空555安检时间太长了。
一架飞机坐五百多人,光是登机就需要耗费相当长的时间。
即使登机了,没有半个来小时,根本就飞不起来。
乘坐体验感反正并不怎么太好。
还不如去坐普通宽体客机呢,价格都一样的,还不用这么麻烦。
“除了上次南航买了之外,就没有其他的订单。”
还好,星空555不需要单独的生产线,不然的星飞工业损失就大了去。
韩松林手放在栏杆之上,也没有觉得奇怪:“这次航展,新舟C190表现如何?”
新舟C190经过长时间拉锯之后,正式取得了欧美的适航证。
如此的话,新舟C190基本上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飞行。
“已经有六家欧美航司表示对新舟C190感兴趣,我们正在和他们进行积极的接洽当中。”
韩松林稍稍意外了一下,继而嘴角露出笑意:“可以便宜上一点也没有关系,这市场嘛,得要先打开再说。”
孙志行:“我想,我们的价格对于他们来讲,是没有办法放弃的诱惑。”
因为新舟C190进入到国际市场,造成同类型飞机上,波音和空客都降价了。
不降价都不行,因为不降就面对失去市场的可能。
这时,一家飞机在眼前飞过。
新舟135!
韩松林:“新舟135的表现如何?”
“国外的航司对新舟135感兴趣的很多,只不过下单的航司却没有。”
新舟135是新飞机,现在下单的话,对于航司来讲还太早。
最少得要等到适航证下来之后才行。
现在连国内的适航证都没有拿到,申请国外的,又是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
在数据上面来说,新舟135还真的相当吸引人。
特别节油和载重上面。
韩松林:“航空局那边,有说适航证什么时候能下来吗?”
“估计下个月就成。”
韩松林轻轻的点头,星飞工业的申请自然不会有人不长眼的故意去卡。
卡,得要有十足的理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