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当然要来个饭后散步啦。
刚进10月,天气还是很热的,但不影响散步啊。
因为雾村的绿化真的很好。
每个路段都是大树成荫,再加上不少花园,大中午出来,也是舒服的呢。
三人一鹅,围着村逛了一圈,也需要不少时间。
这个时间段大家都在家吃饭午休,所以基本没人在外。
逛完,就回来午休了。
三叔公和鹅子的房间在一楼,墨涵予和简单的房间就在二楼了。
当初建房子,就和三叔公商量好了,让他和他们一起住,就不给三叔公单独建房子了。
三叔公当年十几岁就出去打仗了,在村里成年男子出去打仗没有回来后,三叔公他们这群十几岁的娃娃也出去了。
但最后回来的只有那么几个,就是现在这群老人家们。
三叔公回来后也没有娶老婆,就一个人这样过着。
其实三叔公年纪比简外婆都大,辈分也大,三叔公是简外婆他们喊的,简单小时候就喜欢跟着简外婆喊三叔公,怎样都不肯改,三叔公也无所谓,所以一直到现在,村里人也跟着喊三叔公。
简单最喜欢听他们这些人讲自己打仗的事,在初中的时候还帮他们写了一本书,里面的内容就是属于他们每个人真实的打仗经历和自传。
这本书当初还造成轰动,上面有人过来雾村调查,才知道这里真的有好几个抗日老兵,也知道雾村当初为了国家牺牲了多少人。
还到村祠堂去拜祭过这些牺牲的人。
是的,雾村祠堂不单止有各家祖宗的牌位,还有出去打仗牺牲没有能回来的人他们的牌位。
雾村人没有忘记他们,还在村志里写着他们的事迹,让村里的后代每年都要去查阅,牢记他们的事迹。
雾村的一些村志真的历史悠久,每家每户,都知道自己的祖宗从哪来,什么时候来到雾村,成为雾村人,那年那代,发生了什么事,这些村志一直保存到现在。
墨涵予他们都觉得,和祖宗,长辈他们相比,自己这一代人真的很平庸。
上面的人调查完后,上头就给三叔公他们补发功勋章,补发各种补贴,每月都固定发退休金,各种节日福利等等。
三叔公曾经的战友们也因为这本书找到了三叔公,到现在还联系着,不过现在能联系的人也不多了,因为越来越多战友也慢慢老去,归队了。
就连曾经最年轻的三叔公也八十多岁快九十岁了。
简外婆带着外公和简单回村定居这事,就是三叔公拍板让他们回来的。
他还帮忙扫尾,不让简单的母亲查到这事。
外公外婆去世后,简家这一房就剩三叔公和简单了。
墨涵予曾经和三叔公说过,他和简单的孩子一定会有个姓简,不管男女,三叔公听了很欣慰。
“鹅子你这么迫不及待的想成为铁锅炖大鹅了吗?”睡得正香的简单被鹅子啄醒了。
简单都想马上下去烧水杀鹅了。
墨涵予也醒了,躺旁边轻笑着。
“鹅鹅鹅。”鹅子才不要给做成铁锅炖大鹅呢。
“不想,那你跑进来叫醒我干嘛?”简单又继续躺下,眯着眼睛问道。
它不给出一个合理的答案,简单肯定不能放过它。
鹅子是怎样进来的呢?其实不是他们没锁门,而是他们没开空调,开房间露台的门和窗户,吹着自然风午睡。
鹅子就是从露台进来的。
“鹅鹅鹅。”鹅子听到简单问它,就开始鹅鹅鹅。
“就是为了去赶海?现在退潮了吗?”简单竟然能听懂鹅子的话。
墨涵予有时候真觉得简小丫和鹅子这两只很迷,鹅子听懂人话这没什么,还算能接受,但简小丫她能听懂鹅子的话,这就神奇了。
墨涵予不止担心鹅子给切片,更担心简小丫给抓去切片研究。
“鹅鹅鹅。”鹅子继续回应着简单的问话。
“知道了,知道了,现在才两点半,三点半才退潮,不急,你先下去,我们等一会再下去,别再来打扰我们,不然我把你屁股打烂。”简单摇手让鹅子快走。
鹅子得到答案终于满意的走了。
“啊~”简单给鹅子气疯了,躺床上不停翻滚着。
“我怎么会养了一只喜欢赶海的鹅子。”
“还不是你小时候经常带它去赶海?”墨涵予双手垫着头,看着简单翻滚。
“它都长大了,该懂事了,它完全可以自己去赶海。”简单翻过去抱着墨涵予说道。
“你不在家它就带着村里的鸡鸭鹅去赶海啊,这不你回来了,肯定想和你一起去。”墨涵予真的觉得鹅子像个孩子,妈妈不在家,就和其他孩子一起玩儿,妈妈在家,肯定找妈。
“行吧行吧,我这是养了一个孩子,不是养了只鹅。”简单抱着墨涵予,又想睡过去。
“小心鹅子又上来喊你。”墨涵予看到简单又想睡,提醒着她。
“啊~”简单放弃了。
两人在床腻歪一会,起床洗漱,换衣服下楼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