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个土匪,官府不会管,三五十个土匪,官府往死里打,要是三五百个土匪,官府的第一选择是招安。
庞二狗深知这一点,他审时度势,主动投靠,加入了国民抗日军。
这支队伍,不属于蒋校长,也不属于我军,属于民间的抗日队伍。
后来呢,朱总和彭总给这支抗日队伍写信,想要并肩作战,于是这支队伍变成了八路军晋察冀第五支队,赵侗出任司令员。
赵侗是真正的抗日英雄,东北沦陷后,组织民间力量一同抗日,庞二狗就是其中一支。
队伍变了,庞二狗也得跟着打鬼子。
那时我军要吃没吃,要喝没喝,穷的都快尿血了,庞二狗看不上。
在晋察冀混了一段时间,有了身份后,他以打游击战的名义离开大部队,带着队伍投靠了蒋校长那边的一支军队,干起了上校团长。
后来老蒋不行了,庞二狗在豫东战役中率领部队投诚,让该地区和平解放。
庞二狗又调转枪头,南下打蒋校长。
建国后,庞二狗因军功步入政坛,最高职务是省政府主席。
庞二狗最幸运的事,就是死得恰到好处,1964年就驾鹤西游了,没赶上那场浩劫。
之后,庞二狗的家人从政从商,跑江湖,原来九门欺负庞二狗和欺负孙子一样,后来九门得按时给庞家上供。
也可以说,庞家变成了九门的保护伞。
听完花木兰介绍庞家,我觉得有点像是电视剧爽文。
四驴子疑惑道:“不对呀,那时候,土匪,这么牛逼吗?”
花木兰看向我,我解释道:“刚见过的时候,咱们的兵力大概是四百五十万,国内参与的土匪,有两百五十万,你说,土匪牛逼不?”
“是挺多,听王小姐的意思,庞家不是好人啊。”
“庞二狗这一辈子,真他妈够邪说的了,亦正亦邪,到啥时候,办啥事,挺会投机的。”
四驴子不屑道:“还他妈亦正亦邪,这他妈妥妥的奸贼啊。”
“哎,基因在那摆着呢,俺们老许家的许褚,正经的大忠臣,曹操亲封的虎痴。”
四驴子呵呵道:“哎,狗哥,你知道许褚为啥非被封虎痴吗?”
“为啥?”
“因为三国时期,没有虎逼这个词。”
我一句话也不想和四驴子说,让他好好开车。
同时我问花木兰:“听你的意思,庞家得老牛逼了,咱们还去拜访霍家那个老逼登干啥?”
花木兰瞪了我一眼,我无辜地看着她。
“狗哥,江湖势力,得是霍家牛逼,洛阳盗墓,庞家牛逼,我猜霍老仙尊也是让庞家的人来帮咱们,霍老仙尊让庞家去,庞家会去,咱们再去拜访一下庞家,那不是锦上添花,这类人不差钱,要的是江湖面子。”
我似懂非懂点点头。
花木兰继续道:“你应该知道啊,有些时候,官府不一定有江湖势力惯用,比如你们东北的乔四,当时开发商搞拆迁,政府去了,老百姓拎着煤气罐坐在房顶上抵抗,乔四的人去了,老百姓乖乖搬家,一个道理。”
我似乎是明白了花木兰的意思,咱一个土里刨食的老百姓出身,不懂老江湖的条条道道。
车子开到了顺义的一个小区,标准的住宅小区,没有别墅,我有些诧异。
花木兰带我们上楼,庞家在十三层,开门的是一个老太太,得有八十来岁,看见花木兰,十分亲切。
很难想象慈眉善目的老太太是花木兰介绍中的庞家人。
花木兰介绍了一下我们,老太太将我们让进屋子里。
百十来平米的房子,里面的装修中规中矩,甚至说有点破,估计得是十几年前的装修风格了。
老式大沙发上面的皮革都裂了龟壳。
我扫了一眼房间内,没啥值钱的东西,电视上面挂着原则的画像,旁边摆放着原则的石膏像。
花木兰和庞奶奶寒暄一番,话里话外,庞奶奶一直在打听花木兰爷爷的事。
庞老太太也十分好客,拉着我们一起包饺子。
花木兰没说要去洛阳盗墓,而是说凤阳有个大墓打不开了,希望庞奶奶安排点高手。
庞奶奶慈祥道:“这点小事,你打个电话就行了,咱们两家的关系,你还亲自来,干啥?瞎折腾。”
“哎呀,这不是路过北京了嘛,我还去看了霍老太尊,爷爷让我拜访一下老九门的人。”
“呦呵,那老犊子还活着呢。”
花木兰笑了笑,没有说话。
庞奶奶继续问:“你们现在跟着谁盗墓呢?”
“姚师爷?”
“谁?”
“在东北和赤峰盗墓的姚师爷。”
“啊,新出来的吧,没听说过。”
我菊花发紧,被我们当成玉皇大帝的姚师爷,在庞奶奶这,就是不知名的小卒。
可以理解在海里撒了一网,大鱼大虾有名头,姚师爷算是渔夫看都不看一眼的小杂鱼。
而我们,连海水都算不上,最多算是带上来的海洋垃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