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了!”
赵志鹏说得干干脆脆。
云桂芬眨着长长的睫毛。
“真的?”
“留着什么用!”
“情书是爱情见证,也是人生最浪漫的,最美好的回忆,看来,你是个薄情郎,不重视我妹子!”
“大嫂,我不烧掉,能放哪里去。要是被别人发现了,公之于众,秀芳都得投河上吊!”
其实,云桂芬对李秀芳给赵志鹏什么东西,情书烧与不烧,都不感兴趣。
她只对赵志鹏感兴趣。
她所接触过的那些男人,没有一个正经人,都是乌七八糟混吃等死的社会混子。
跟这类人在一起鬼混,总是有下地狱的感觉。
只要看到赵志鹏,她就不由自主产生一股神奇的力量,令她心情舒畅,充满阳光。
虽然同在一个屯子,两家距离也就一二百米远,但她要和赵志鹏单独相处,说说话很难。
因为赵志鹏不搭理她。
也只有通过李秀芳这面关系,她才能和赵志鹏见见面,说说话。
她想拿下赵志鹏,李秀芳只是她的桥梁,她还没到拆除的时候。
因此,她才对李秀芳进行监视和跟踪。
“大才子,相信你一回。手绢要抓紧呀,不然,就把我妹子介绍给别人了!”
“哈哈,大嫂,你就介绍吧,最好介绍一个有钱的。”
赵志鹏神经放松,就开起了玩笑。
云桂芬趁机表白起自己:
“大才子,我是跟你闹着玩儿的,我不是潘金莲,我也是有良心的人!掺和你们两个的事,是要帮我妹子把把关。我这个当嫂子了,很不容易,为了一个家,处处操心!”
“他们骂你大哥是李大郎,老周婆子上我们家骂好几回了,婆婆家成分不好,我都忍着呢。这些屯二迷糊,不知天高地厚,我吱一声,就有人把他们家给平了!”
治安不好,赵志鹏是知道的,他也知道,这个女人很不一般。
才貌俱佳。
如果她生在古代,具备倾国倾城的能力。
……
赵志鹏的舆论造出去了。
不但黑石沟一队,整个黑石沟大队13个生产小队5000多口人,无论男女老少,大人小孩,都知道赵支前的儿子赵志鹏,考上了大学。
赵志鹏提前锁定胜局。
老周婆子输了。
所有的人,就等着赵志鹏接到录取通知书后,看老周婆子出洋相。
在等待的这段时间,赵志鹏参加生产队劳动,帮助家里挣工分。
儿子考上了大学,没有辜负赵支前十多年的期望。
这些年,忍辱负重,他都忘了怎么挺过来的。
现在,他终于可以扬眉吐气,腰板直了起来。
以前,不敢说话的他,现在也敢说话了。
嚣张的人,嚣张不起来了,没犯过愁的人,犯起愁来,后果严重。
老周婆子天天郁郁寡欢,犯愁怎么度过这个难关,哪里还有心思参加集体劳动。
每天像念经一样,叨叨咕咕,让老天爷睁眼,把赵志鹏的分数降下来。
二十多天后,高考发榜。
赵志鹏的分数是380多分。
这个分数比清华北大的录取线,只差两三分。
邱老师预估的还是基本准确。
虽然达不到这两所大学的录取线,但这个成绩总体还是相当不错的。
高考分数出来了。
这是官方的权威数字,最有说服力。
之后,就要到填写志愿的这道程序,然后就等着发录取通知书。
老周婆子知道后,最后的希望破灭了!
她病倒了,躺在炕上,额头放个湿毛巾,不住哼哼。
老周婆子丈夫叫周友,40多岁,头脑灵活,经常耍钱。
他们六个孩子,四男两女。
老大是女儿,16岁,叫周雨仙。
最小是儿子,才6岁。
周友是外场人,为人处世大面上还过得去。
因为年轻的时候就好赌,他就东游西逛,不愿劳动,不好说媳妇。
老周婆子从小就是这个不讲理脾气,也不好找对象,所以,经王媒婆介绍,两个人就将就在一起了。
结婚后,他们互不干涉,活得倒很自在。
老周婆子很顾家,还会小偷小摸。
她不对个人家的东西下手。
地里的粮食熟了,她就起大早去生产队的苞米地掰苞米。
别人家的几分自留地,都用来种菜,舍不得用来种苞米,也就种个几垄,大人孩子吃个新鲜。
而她家,从青苞米偷起,直到收割,烧苞米、烀苞米、苞米插子从没断过。
高粱熟了,她就往家偷高粱头,黄豆熟了,她就往家偷黄豆。
她的衣服裤子补丁很多,一多半补丁是暗兜。
秋收结束,她家的箱子和米缸,都是满满的。
来年的苦春头子,别人家断粮了,她家还有盈余。
平时,周友也不过问老婆的事,他没时间,忙着耍钱呢。
看老婆倒下了,孩子们群龙无首,没人做饭吃了,周友才感到问题严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