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了各种各样的声音,也变得热闹了起来。段老夫人每次也都给这些孩子们安排了各种吃食,来祖母这里玩自然要让他们饱饱地离开。
三月,段青玉按照往年的惯例也在这几天休息一路奔波回到了金陵。
本来以为这一年老太太的身体和心情都变好了,没想到段青玉这次回来却看到她染上了风寒还不愿意吃药。
金陵,一辆马车停在了段府门口。一个成熟稳重的俊美青年也从马车上面走了下来。
家里的下人见状也赶紧迎了上去,“三老爷,您终于回来了。老夫人这几天染上了风寒。现在在床上病得都下不来了。
您快过去看看吧。她烧的都有些神志不清了,嘴里还在喊着您的名字。”
只知道每年这个时候,家里的三老爷就会从京城回来。家里的下人也都在这几天等着呢。
特别是发生了老夫人生病这件事情家里上上下下的氛围都紧张了不少生怕老夫人有什么事情。
家里还去了一封信,给京城里面的大老爷。只可惜大老爷似乎没有跟三老爷一起回来。
“什么?母亲居然染上了风寒!大夫那边是怎么说的?”
段青玉也没有想到刚回来就听到了这个坏消息。风寒一直以来都是个大事,特别是对上了年纪的长者也很是危险。
他快步走到了家里去母亲的院子里面看她。院子里面还站了不少人呢。就连大夫也请了好几位,看到这个情况段青玉都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他并不知道母亲为什么会突然染上了风寒,但他也没有责怪二哥一家人没有照顾好母亲。
他们三兄弟两个都远在京城,平时只有二哥一家人陪着母亲,他们已经做得很好了。
“ 三弟你回来了,母亲现在发烧了,整个人还有些浑浑噩噩的认不出来人。只是嘴里还在喊着你的名字。
她现在要喂药试试看,你能不能喂进去。”
虽然在病榻面前,母亲只喊着三弟的名字让段誉清觉得有些酸。他倒是不觉得有多意外,父母本来最疼爱的就是这个三弟。
他们虽然以前可能还有些不理解,但是当了父母之后也知道十个手指头有长短。好在他们兄弟几个的感情也好,也不会嫉妒三弟被父母这么喜欢。
现在更重要的是母亲的身体。母亲嘴里一直在喊着弟弟的名字,他们都喂不进去药不知道弟弟能不能成功。
不知道是不是烧得太糊涂了,恍惚之中段老夫人还看到了死去丈夫的身影。她删除自己有些苍老的手声音很小的说道:“阿暄,你来了啊。”
本来以为母亲早就忘记了父亲离开的伤痛,没想到她在潜意识里面还在想着他。听到母亲把三弟误以为是父亲。
段誉清也从这个弟弟身上看到了父亲的影子。他总算是知道为什么母亲一直喊着三弟的名字了。
因为三弟是和父亲最像的一个人。光是年轻时候的长相就有六成相似,再加上这些年的锻炼三弟周身的气度越发像父亲了。
就连他们这些兄弟有时候看到这个弟弟的样子都有些恍惚仿佛在他身上看到了父亲的影子。
段青玉抿了抿唇,心里面也有些难过。他走到母亲的病榻旁边轻轻的拉住了她的手。
本来想要脱口而出的一声,母亲也硬生生的给压制住了。既然母亲这么想着父亲,那他就当作是父亲吧。
看到母亲似乎精神了一点,段誉清也赶紧让下人,把早就准备好的汤药给端了过来递给了弟弟。
段青玉也一勺勺的喂了起来,他小心翼翼的没有浪费一点汤药。
看着母亲生了重病,他也打算在这里多留几天。段青玉在母亲病榻旁边侍候,打算等人病好了再走。
这边接到急信的段博雅赶紧从京城赶了回去。他也没有想到会突然发生这样的事情,
母亲…..
早知如此,他应该跟着三弟一起回去的才是。心里面带着悔恨的段博雅也一路火急火燎了赶了回去。说实话他也不年轻了。
但却学着小年轻的样子还骑着快马,在这样的情况下面,不小心闪了腰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只是在路上,不小心又耽搁了行程的他更加着急了起来。这风寒可不是一个小病,他是家中的长子,母亲生病的时候,他又怎么能够不在身边呢。
况且母亲的年纪也大了,说难听的就是也没有几年好活了。就算是一场风寒也很有可能带走她的命。
魏紫在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也紧紧皱起了眉头,“你们怎么不早点禀报这个消息?
算了,赶紧派几个御医去金陵。快一些说不定还能够赶上段国公。正好跟着他一起过去,务必将老夫人的病给治好。”
现在的段国公指的已经是段博雅了。这些年他也在京城里面老老实实地上朝,偶尔还能蹦出几个有建设性的意见。无花大部分有道是当吉祥物而已。
虽然没有实权但是但也没有人敢得罪他们家。
“是,陛下。属下这就去办。”底下的人也快速行动了起来,为了将这几个御医赶上段博雅的步伐,路上差点还累死了几匹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