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认得,不过,和大哥哥如此亲近,应该是大哥哥外放时认识的朋友吧!”
温诗的确没有见过蒋颂,况且,大哥哥在外面做官四年,与京城的世家子弟们很少来往了,那人很可能就是外面的好友。
“长得真俊啊,一点也不比大哥哥差,肯定不是京城里的人,要不然,我怎么不知道京城里,还有和大哥哥一样俊的儿郎呢!”
温画打量的格外仔细,她看着温墨身着蓝衣,而那男子身着白衣,风流倜傥,温画的魂儿都丢了。
“好啦,三妹妹,你快去催催小表妹啊,这个点还不起床,她怎么睡过头了?还要一起去祖母那里用午膳呢!”
温诗有些不耐烦的说,她已经定了亲,才不在乎旁的男子好看不好看。
只是今日,表妹怎么睡晚了?昨日可是约好了,她们四个去祖母那里用午膳,表妹一向最准时了啊!
三姑娘温画,听到温诗理直气壮的派遣她,去找温雅,心里又是有点不高兴。
大姐姐仗着自己是嫡出,自己睡懒觉,也没人说她。
现在,还要分派她过去叫表妹,温画不开心的撇撇嘴,回了句,“表妹睡晚了,也不稀奇吧,毕竟,她天天勤快的比鸟儿都早,人总得休息休息,哪能轮轴转呢!”
这话说的没理头,温诗搞不懂,这个三妹妹又在闹什么别扭,成天阴阳怪气的,懒得搭理她!
于是,温诗扭头就走,带着温琴离去了。
温画气的跺了跺脚,还是灰溜溜的跟了上去。
温雅自然是因为昨晚的梦境,几乎后半夜就没怎么睡,到了天快亮的时候,她独自眯了一会儿,再睁开眼睛,天色已经大亮了,温雅立马起床,穿上衣服,就匆匆忙忙往慈明堂赶去。
午膳已经摆好了,温雅来的及时,老太君和蔼的向她招招手,温雅走过去坐在桌边。
就发现,今日的饭桌上,表哥温墨并没有出现。
倒是温画率先问出了这个问题,“大哥哥没来用午膳,我们几个看见他带着一个年轻男子,回了自己的院子,奶奶,那人是大哥哥的好友吧?”
老太君还真不清楚这事,“哦?是吗?那你们有看清楚那男子长什么样?”
温画连忙回答道,“奶奶,长得可俊俏了,和大哥哥差不多高,和大哥哥差不多俊,我在京城就没见到那样式的男郎!”
温画毕竟只有十五六岁的年纪,心里藏不住事,她迫不及待想要从老太君这里,探听到那年轻男子的身份。
老太君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幽光,倒是没听说过京城里,还有和墨儿类似的儿郎,这么说,可能是外放做官时认识的朋友?
这孩子,嘴巴还真是闭的严实,什么都不说,既然是好友上门,也不通知一声,带到她面前来热闹热闹啊!
“既然这样,诗儿和画儿,你们两个去你们大哥哥的院子瞧瞧,让他把人带到慈明堂来,既然有客上门,咱们就一起见见,顺便吃个饭,偌大的侯府,总得有个待客之道。”
得了老太君的吩咐,温诗和温画就出门去了。
倒是温雅和温琴还坐在椅子上,温琴倒是乖乖巧巧的坐着,可温雅就有点如坐针毡了。
既然有外人上门,与温墨并肩而行,那人是男子,还是年轻男子,样貌和温墨差不多的出众,不出意外,温雅觉得那人定然是蒋颂。
老太君要把人请到慈明堂来,蒋颂不可能不给面子,怕是一会儿,她就会见到蒋颂,温雅的心里有些紧张。
也不知道这个世界的气运之子,究竟是不是蒋颂?
可她也没有什么具体办法,能分辨出气运之子,蒋颂即便出现了,她紧张什么呢,温雅下意识的搓了搓自己的胳膊。
不紧张,有什么好紧张!
果不其然,正如温雅所预料的,也没过多久,外面的温诗和温画,率先走进慈明堂,二人身后就跟着两个身姿笔挺的男郎。
身着蓝衣的就是温墨,而身着白衣的,正是蒋颂。
进了屋子后,温墨道了声,“老太君安好。”
蒋颂也笑笑的跟着说,“老太君安好。”
瞧着这俊俏的白衣男郎,老太君心里感叹,还真是被三丫头说准了,这可不就和墨儿相提并论的俊朗嘛。
“哎,好好好,快坐快坐。”
老太君的语气很欢快,又吩咐了身边伺候的仆从,再去拿两副碗筷。
等到蒋颂和温墨都坐下,碗筷也拿来后,老太君热情的给二人夹菜。
“来,多吃点。”
“墨儿,你不介绍介绍,这朋友都上门来了,你也不吱一声,不懂礼数,哪有这样的待客之道!”
温墨看着自己的奶奶,头发花白了,活像是个老顽童,假模假样的责怪他,实则言语里的欣喜和高兴,藏也藏不住。
还能为什么高兴呢?
老太君自然是又看见一个年轻儿郎,长得出挑,看见了高兴呗!
“奶奶,这是我在杨平县做县令时,认识的县衙里的师爷,他名叫蒋颂,是在杨平县历练的,真实身份是蒋太傅之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