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那还有专门的兽医,要是哪只有问题了马上带走治疗,跟其他的隔离开。
咱这乡下不是没有那条件吗?
一些小毛病,咱有经验的都能处理,但一些大毛病咱还是得去公社里请人,还不一定能处理好。
要是想要大规模养殖这也是个麻烦,不说前面要花多少钱,后期维护也得花钱吧,万一出个岔子这不就得赔,这咱咋能赔得起呢?”
公社里有兽医,像他们平时大队里的牲畜要是出问题了都得去公社里请。
牛难产呀,猪难产呀,或者食欲不振发生各种毛病都得去找人。
人来一趟总不能让人白来吧, 钱得给,还得好吃好喝伺候着。
所以他们每次找人来的时候都让大队里找人跟着学。
不说多专业最起码能学点皮毛,以后有啥小毛病他们能自己看。
他们飞跃大队养牛的顾丰收现在就能自己给牛接生。
他们一帮大老爷们吃饭喝酒,酒味儿太冲,江梦雪跟李翠英两人就把饭菜端到外面桌子上吃。
但他们在里面的聊天内容在外面听得一清二楚。
江梦雪想到他们大学有畜牧养殖专业。
他们这种专业光靠理论知识可不行,得有实验场地,也最好能下基层来学习学习。
但江梦雪对这个专业的人不了解,也不认识。
但如果飞跃大队跟桃园大队如果真的想做的话,她可以写信到学校让老师帮忙去找一下。
如果能请到专业人员下乡来指导,肯定会顺利很多。
不过这事儿最终还是得看他们能不能做得起来。
中午吃完饭他们继续去了地里看看,还有他们的养鱼塘。
其实两个大队的发展风格还是挺像的。
都靠山有水,同一时间种了苜蓿草,开始增加养殖量。
地里种的作物也类似。
顾振兴跟江有福作为两大队的队长,到公社开会时也时常会遇见,所以两人也算挺熟悉,现在也算是亲戚了。
讲起话来自然就更加亲近。
李翠英原本还想留江有福他们在家吃晚饭。
但江有福他们想在天黑前赶回家,就没留下。
江梦雪知道他们肯定不在家吃晚饭,所以提前蒸了点包子让他们带上路上吃。
江家那边一天两顿饭,这个时间点回家肯定赶不上饭点了。
送走他们后,江梦雪回到家里。
把自己提前准备好的中药材标签拿到卫生所贴到柜子上面。
中药材种类很多,他们后面大山上就有不少种类。
但也有少见的,不过江梦雪空间里多多少少都有一些。
而且她还收藏了很多中药材种子,在之前就在空间里种植了不少,不过都还没炮制。
炮制药材是一个很费时费力的过程。
不过江梦雪接下来有的是时间慢慢来做。
看着面前几十上百种的中药材标签。
江梦雪只觉得压力满满,却也动力十足。
从第二天开始,江梦雪就找机会把几种中药材拿了出来,开始炮制。
熟地黄要经过九蒸九晒,其中还有一些其他的工序。
第一次蒸就要二十四个小时。
光是这一样药材就要耗费很长时间。
李翠英对这些也不懂,不过她能来帮忙做一些不复杂的事情。
比如帮忙添个火,搬搬东西。
陆陆续续几天顾本昌那边也把剩下的桌子柜子都给送了过来。
江梦雪还让打了一个书架,她有很多笔记还有医书都打算搬过来。
趁着春种还没开始,找了个时间带了队里开的条子,李翠英骑车带着江梦雪到公社找人拿药。
中药这些江梦雪可以自己准备,但西药得上面批才行。
毕竟中药得慢慢来,要说退烧这一类的,还是西药吃起来方便。
东西上面早就准备好了,江梦雪带着批条直接到公社卫生所领。
公社卫生院里有三个大夫,五个护士。
三个人里还有一个院长一个主任一个主治大夫。
江梦雪只能说很厉害。
找到卫生院的院长王建华,江梦雪拿出批条给他。
“王院长我今天能领到东西吗?”
“能啊,咱这里东西齐全,像听诊器手术刀这些都有。
上面早就把东西发下来了,就等着你来拿呢。
不过药咱们不多,一些常用的西药还有酒精,药水之类的能给你一点,这些咱们这里也很紧缺,一次只能给你一点,用完了再来领。”
江梦雪来之前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现在国家到处缺医少药,能匀给她点药就不错了,反正她也就是过来过个明目而已。
来这一趟也只拎了一包东西回去。
乡村大夫好像只要有一个听诊器就能看所有的病。
回去把所有东西摆放整齐,药也放到柜子里,卫生所也就算正式开始工作了。
顾振兴用大喇叭通知队里的人,对于卫生所开始接待病人。
大喇叭结束以后,从当天下午江梦雪就没闲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