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独自在潇湘馆内,手中拿着帕子默默垂泪。紫鹃在一旁轻声劝慰,却也难以抚平黛玉心中的愁绪。这时,薛宝钗款款走来,身后还跟着莺儿捧着几盒点心。宝钗进得门来,看到黛玉落泪,眼中闪过一丝怜惜。
“林妹妹这又是何苦,气坏了身子可不好。”宝钗说道。黛玉抬眼望了望她,并未言语。宝钗示意莺儿将点心放在桌上,接着道:“我知道妹妹心里苦,这世间之事本就难全。今日我带来些新制的点心,妹妹尝尝。”黛玉轻哼一声,“宝姐姐倒是好心,只是我这没福之人怕是消受不起。”话虽如此,眼睛却不自觉看向那精美的点心。宝钗拉着黛玉的手,轻轻拍了拍,“妹妹莫要再使小性儿了,咱们姐妹俩同病相怜,何必互相怄气。”黛玉听了这话,心中一软,两人相视无言,气氛竟渐渐缓和起来,紫鹃在旁暗暗松了口气,仿佛看到了两位姑娘之间冰释前嫌的希望。
就在此时,宝玉兴高采烈地跑了进来。看到钗黛二人和好的模样,先是一愣,随即笑道:“今日可是难得,瞧这氛围极好。”黛玉嗔怪地看了他一眼,“你这冒失鬼,总是这般风风火火。”宝玉挠挠头,目光落到桌上的点心,伸手便要拿。宝钗轻打他一下,“这是给林妹妹的,哪有你先吃的道理。”宝玉嘻嘻笑着,“宝姐姐偏心,只念着林妹妹。”三人笑闹间,黛玉的哀愁似已散去不少。
忽然,外面传来王熙凤爽朗的笑声,“我说今儿个怎么这么热闹,都聚在这儿啦。”人未至声先到,王熙凤走进屋里,打量一圈后打趣道:“哟,宝兄弟在这儿哄两位妹妹开心呢。”众人又是一阵欢笑。随后王熙凤说起府中的趣事,逗得大家笑得前仰后合。黛玉也暂时忘却了烦恼,与众人其乐融融地相处着,潇湘馆内充满了欢声笑语,紫鹃看着这样的场景,嘴角也泛起欣慰的笑意。
正说笑间,平儿匆匆赶来。“二奶奶,府里出了件大事。”王熙凤脸色一变,忙问道:“何事这般慌张?”平儿看了看众人,犹豫片刻才说:“那赵姨娘不知怎的,在老爷面前编排起各位姑娘少爷来了。”众人一听,笑容顿时僵在脸上。宝玉皱起眉头,嘟囔道:“这个赵姨娘,总是不安生。”黛玉的眉间又笼上一层忧愁,担忧地望着王熙凤。王熙凤冷笑一声,“她以为能翻出什么浪来。不过此事需得好好应对,莫要让她得逞了。”宝钗沉思片刻,开口道:“凤姐姐说得是,我们需得想好对策,不然传出去总归是不好听。”王熙凤点点头,“宝姑娘说得有理。我这就回那边看看,你们且安心在这儿。”说完带着平儿匆匆离去。宝玉叹了口气,安慰黛玉和宝钗:“二位妹妹莫怕,凤姐姐定能处理妥当。”黛玉微微点头,可眼神中仍透着不安,众人的心又悬了起来,刚刚的欢乐氛围消失不见,只剩下隐隐的忧虑。
宝钗见状,拉起黛玉的手说:“妹妹,咱们也一同前去看看吧。虽说凤姐姐能干,但多个人多个主意。”黛玉犹豫了下还是点头答应。宝玉自然也要跟去。三人来到贾政所在之处,只见赵姨娘正在那里添油加醋地说着。王熙凤看到他们到来,使了个眼色。宝钗走上前盈盈一拜,“老爷,听闻姨娘在此说了许多关于我们的事,我们特来解释一番。”贾政哼了一声,“你们倒是来得快。”宝钗不慌不忙地诉说着事情的真相,言辞恳切。黛玉也适时补充几句,声音婉转轻柔却句句在理。宝玉则在一旁附和着。赵姨娘没想到他们会一起来,一时有些慌乱。贾政听完,脸色稍有缓和,“罢了,你们回去吧。以后莫要再生事端。”赵姨娘灰溜溜地退下。众人松了口气,王熙凤笑道:“多亏了宝姑娘和林姑娘,还有宝兄弟。”黛玉和宝钗相视一笑,之前的隔阂彻底消散。宝玉也高兴起来,“这下好了,咱们又可以像先前那般自在了。”于是众人又说说笑笑地往潇湘馆走去,紫鹃远远瞧见,心中满是欢喜。
刚走到潇湘馆门口,却见一个小厮气喘吁吁跑来。“宝二爷,林姑娘,府里来了位贵客,老太太叫你们都去前厅呢。”众人疑惑,赶忙前往。到了前厅,只见一位穿着华丽服饰的陌生公子站在那儿。贾母笑着介绍:“这是远房表亲,姓慕容。”慕容公子举止优雅,一一向众人行礼。他的目光在黛玉身上停留许久,眼里满是惊艳。众人入座寒暄,慕容公子侃侃而谈各地见闻,引得众人不住赞叹。黛玉却暗自思忖,总觉得此人目光过于炽热。宝玉觉察到黛玉的不适,悄悄靠近她小声说:“林妹妹别怕,这外来客未必常住。”谁料这慕容公子似有意接近黛玉,不断找话题与她搭话。宝钗看出端倪,巧妙地岔开话题。宴毕,众人散去。慕容公子单独找到贾母,表示对黛玉一见倾心,想求娶。贾母面露难色,毕竟心属宝玉和黛玉一对。但慕容家势大,又不好直接拒绝。消息传开,黛玉忧心忡忡,宝玉更是心急如焚,不知如何化解这场危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