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儿...”永珅还是有些紧张,转头看了看身旁的齐妃,齐妃正满眼殷切地看着他点了点头。
得了鼓励,永珅终于勇敢的开口,“太太教孙儿学了《训蒙文》,待灵娘娘肚子里的皇叔长大,孙儿也可以教他学。”
“哈哈哈哈,好,永珅聪慧,才四岁就已经能读《训蒙文》了。”胤禛很是高兴,摸了摸永珅的头,“《训蒙文》乃开蒙养正最上乘之书,好!”
“臣妾原以为永珅还小,皇贵妃娘娘送这些书来,臣妾也只是给他读着玩,他却也爱听。”
“勤敏好学极佳。朕记得弘时小时候书读得也还不错。”
数年未从胤禛口中主动提起弘时,还是些夸赞之词,齐妃很是惊喜,惊喜之余甚至有些局促,“臣妾...臣妾书读得不多,永珅和弘时倒是像,只是弘时那孩子实在,只读些死书罢了...”
齐妃这反映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到底是做了祖母长进了,若是搁早些年,听了胤禛对弘时的夸赞,齐妃只怕要顺着这杆子多爬上一节,如今也学会自谦了。
胤禛历来吝啬于夸奖,即便是有两句赞美,对方却不能顺着他的话表露出些许自满,否则他便会立刻觉得你是得意轻浮,心中的些许满意立刻就化为了厌弃。
也正是因为如此,齐妃这样直白不懂的人心弯弯绕绕的人,没了当初吸引他的年轻美貌后,轻易就被抛诸脑后。
显然胤禛对齐妃的回答也是意料之外,“弘时为人迟钝了些,朕也不曾交给他些繁复的事务,不过这两年他在翰林院确实做的不错,人也稳重了许多。”
齐妃闻言更是心如擂鼓,似乎觉得自己摸到了胤禛想法的一丝丝尾巴,赶紧趁热打铁,“是,自从当了阿玛,弘时确实是长进了许多。”
唉,算我白夸了。
真的是放心不了一点,生怕齐妃破坏了胤禛难得的好心情,我赶紧截住了话头,“前几日齐妃还与臣妾说,若非早些年弘时不长进,恐怕早也能为您分忧了,白白痴长弘历七岁。不过翰林院那些典籍是万书之本,臣妾瞧那孩子也是乐在其中。”
“一晃朕已经登基十余年,除了弘曕朕这几个儿子也都这么大了。倒是朕疏忽了。”胤禛把手里撵着的碧玉手串重新套回了腕上,“苏培盛。”
“奴才在。”
“叫张廷玉拟旨,晋三阿哥弘时为贝勒,赐号‘明’。”
齐妃听完一时没反应过来,整个人呆在原地。
“齐妃,皇上看中明贝勒,你还不快点谢恩?”
“臣妾替弘时谢皇上恩典!”
“孙儿谢皇玛法恩典!”瞧见齐妃跪下谢恩,永珅也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磕了个响亮的头。
胤禛瞧见永珅如此也是一愣,转而笑出声,“起来吧,自有弘时该谢恩的时候,你们倒不必着急。”
一直在旁边乖巧地听着我们说话的灵贵人也起身对着齐妃福身,“恭喜齐妃娘娘,恭喜明贝勒。”
“快起来,快起来,你有孕在身月份尚小,可不能如此行礼。”
“灵贵人有你们照顾,朕很放心,前朝还有事,朕改日再来看你们。”
胤禛走后,灵贵人也回了自己的屋子,屋里只余我与齐妃。
齐妃几乎是热泪盈眶,朝着我行了个大礼,“娘娘,弘时能有今日,全靠您提携。四阿哥封了贝子,后来又晋了贝勒,身为兄长,弘时却始终还是个阿哥,臣妾原以为,弘时这辈子也就只能如此了...”
“好了,别哭了,弘时得封贝勒,永珅也如此懂事,你也算苦尽甘来了。”
“臣妾身无长物又不得重视,实在不知道怎么报答娘娘,但若您有能用得上臣妾的地方,臣妾一定结草衔环。”
齐妃的感动让我想起来了从前的时候,因为喂给叶氏的红枣汤,齐妃在长春宫自缢而亡。弘时因为替阿其那求情被胤禛斥责不贤不孝玉碟除名不过一年有余就郁郁而终。
那时我因为甄嬛的陷害被禁足景仁宫,自顾不暇又哪里有心思去想他的下场,更何况,那孩子本来就是我用来登上太后之位的一把梯子,既然都已经废了,又何必再花心思去修呢?
如今,只要齐妃母子不自己作死,未来也算是有着落了,倒也不枉前世今生这么多年,这个傻女人一如既往地信任仪仗我。
其实,胤禛给弘时封这个贝勒,未尝没有避免被人议论的想法,弘晖身为长子,又身负军功如今已是亲王。
老四弘历当初就是越过了弘时这个哥哥被封了贝子,这几年也算历练有成,去岁又被晋了贝勒。
始终养在外面,顽劣乖张的弘昼暂且不提,连年幼的弘曕因为故去惠妃的缘故出生就得了贝子的爵位。
年近三十了还是个光头阿哥,难免被臣民议论,三阿哥或许是因为私行不检亦或是身体有缺才被圣上厌弃,直到成婚多年也不曾被敕封爵位。
身为皇子私行不检自然有碍胤禛身为阿玛的颜面;至于身体有缺,民间有人言,父母无德才会被报应到孩子身上。
虽然二者皆无,但世人不知。即便弘时一没不忠,二无不孝,只是因为脑子实在不灵光才不得胤禛重视,可百姓们更相信人人口中的议论和自己根据流言而得的臆测。
而且,年初胤禛将安置北迁的任务交给了弘历。
自五年至今,大清与准噶尔战事不断,处于交战地界的西北厄鲁特和柯尔克孜居民因战火苦不堪言,迫不得已向南避难。
早在当年入关之时,旧都盛京的人口便随着一同南迁,以至东北人口锐减。这些年流回关外的人口也多是被发谴的犯人及其家眷。
再加之降等袭爵的制度,随着入关后数十年社会的日益稳定,闲散宗室和八旗人口日益增加,日子却过得越来越拮据。
东北虽然严寒但土地肥沃,为了解决这些人的生计,也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胤禛颁布了京旗移垦的政策,顺便安顿那些从西北战争中受灾迁移而来的人口。
迁移之事弘历办的不错,自然也要有所嘉奖。
果不其然,随着弘时得封贝勒的圣旨还有旁的,贝勒弘历晋宝郡王,皇子弘昼封贝子。
喜欢正宜春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正宜春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