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教众弟子做好准备,整装待发,等待着东瀛倭国战船来袭之时,便伺机攻入中都城。
东瀛倭国平安京
顺德天皇精心点派十五万大军,另有近五万八仙门子弟。近二十万大军。
在大将源义经以及蔡文和、孤月无僧等人的率领之下,乘坐着一千二百余艘战船,气势汹汹地朝着大宋开拔而去。
此番他们前来,怀揣着两个目的,一是欲雪前耻,为逝去的八仙门掌门梁泰隆报仇雪恨;二则是妄图实现顺德天皇扩张版图的野心。
倭国大军在茫茫大海上漂泊辗转,历经十五个日夜的颠簸。
将士们在船上,忍受着摇晃与疲惫,却依旧怀揣着对大宋的觊觎和满腔的战意。
终于,他们抵达了高丽海峡附近,继而穿过高丽海峡,直逼大宋的海湾港口明州。
但是,倭国的战船刚行至距高丽海域近五十海里处,便被大宋驻守在高丽海湾的战船敏锐地监视到。
高丽王得知此消息后,不敢有丝毫耽搁,赶忙挑选四位精骑信使,快马加鞭地前往大宋,向当今皇上杨逍禀报。
此刻的新皇杨逍,正在中都皇宫那静谧的花园之中,专心致志地修炼着屠龙刀法。
只见他刀光霍霍,身形矫健,一招一式尽显凌厉。忽闻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四位高丽信使神色慌张地赶来,高呼:
“皇上,大事不妙!东瀛倭国的战船已抵达高丽海域,被我大宋水师发现!”
杨逍听闻,原本沉稳的脸色瞬间大变。他登基不过两年有余,正值年轻气盛,却突遇这般紧急状况,心中难免一阵慌乱。
暗自寻思,定是那东瀛倭国贼心不死,一直觊觎我大宋江山,瞅准了父皇退位、自己刚刚登基的时机,前来进犯。
杨逍深知自己阅历尚浅,面对如此局面,当机立断,忙招呼一旁侍奉的太监李公公,急切说道:
“李公公,你速速前往,通知左丞相陆秀夫及右丞相文天祥,让他们即刻前来宫中内厅议事!”
太监李公公领命,不敢有丝毫懈怠,如离弦之箭般飞奔出皇宫,前往陆府与文府传达旨意。
不多时,左丞相陆秀夫与右丞相文天祥便神色匆匆地踏入皇宫内厅。
二人见了皇上,赶忙伏地参拜,齐声说道:
“臣等参见皇上!”
杨逍心急如焚,赶忙说道:
“二位丞相,快快平身。此次紧急召你们前来,实因东瀛倭国战船已来犯我大宋,目前舰队已抵达高丽海域,正朝着我大宋明州而来。”
陆秀夫与文天祥听闻,皆是微微一怔。文天祥略一思索,心中便有了计较。
上次与东瀛倭国交战之后,时隔多年,他们此番卷土重来,想必是那顺德天皇蓄意已久,必定做好了充分准备。
但他神色镇定,想起当年在明州一战,曾将东瀛战船打得落花流水,即便他们再来,也无所畏惧。
当下,他胸有成竹地微微躬身道:
“皇上勿忧,我大宋水师上次大胜东瀛倭国战船。如今经过这几年的厉兵秣马,战船数量与装备皆有大幅提升。如今我水师火炮已有十五门之多,定能抵御他们来犯。”
杨逍听文天祥如此说,心中稍感安稳。陆秀夫在一旁见状,接着说道:
“皇上,所谓斩草需除根。上次虽击退东瀛倭国战船,但未给予他们致命打击。此次正是歼灭他们的绝佳时机。
若能将其击败,我军便可乘胜追击,直捣东瀛倭国,将其一举拿下,以防日后他们再卷土重来。”
杨逍听了左丞相陆秀夫所言,微微点头,觉得甚有道理。
“爱卿所言极是,只是此次海战可有把握?”
陆秀夫赶忙躬身行礼道:
“皇上放心,臣愿与文丞相一同前往前线,臣负责调配军粮物资,做好精密部署,定要给那东瀛倭国迎头痛击。”
杨逍见两位丞相如此有把握,心中大喜。心想当今朝廷得此二位丞相,一文一武,皆是栋梁之才,有他们辅佐,自己便可稍宽心。
又不禁暗自感叹,此前父皇在位时,精心打造的海陆军事力量,以及对文臣武将的选拔任用,实在是高瞻远瞩。
为如今的大宋江山奠定了坚实基础,对父皇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当下,杨逍当机立断,决议让文天祥与陆秀夫即刻准备兵马粮草,率领三十万宋军,前往明州抵御东瀛倭国战船。
文天祥与陆秀夫领命后,即刻马不停蹄地前往军营,筹备军粮物资。
三日后,二人便率领着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向着明州进发。
文天祥与陆秀夫的大军来到明州海域时,那东瀛倭国的战船也已悄然抵达距明州海域约三十海里处。
只见倭国战船整齐排列,似是在做着最后的战前准备,气氛紧张得如同拉紧的弓弦,一场恶战一触即发。
文天祥抵达明州海域后,立刻派手下快马加鞭地通知琉球水师赵汝适以及高丽左将军的舰队,让各方战船力量做好准备,待东瀛倭国战船向明州发起进攻时,从后方合围,夹击倭国战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