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宝满心失落,一路疾行,如同一道黑色的疾风,匆匆离开了铁掌帮。
出得帮外,他径直施展轻功,身形如燕,足不点地,在青草之上飞驰而过。
只见他不断翻山越岭,向着那深山峻岭之处奔去。
不多时,便来到群山峻岭之间,他立于山间上空,仰天长啸,声震四野:
“如今,没了心爱之人,纵有这绝世武功,又有何用!”
言罢,他运起雄浑内力,双掌舞动,如两条蛟龙出海,朝着远处的山峦疯狂输出。
刹那间,掌风呼啸,仿佛被他的悲愤所感染,带着三分凌厉,呼啸而去。
山峦受到他的掌力击打,只听得“轰隆隆”一阵巨响,仿若天崩地裂,巨石滚落,尘烟滚滚。
张君宝自幼便缺少父母关爱,好不容易遇见比自己年长几岁的师姐郭襄,心中对她甚是依恋。
怎奈,还未来得及向她倾诉爱慕之情,师姐已然名花有主。这失恋的滋味,如同一把锐利的匕首,狠狠刺痛他的心,让他心情极度低落。
他在山间疯狂挥洒着掌力,似要将满心的痛苦都宣泄出来。许久之后,他终于精疲力尽,双腿一软,倒在山头。
七月的阳光洒在他身上,他仰望着苍天,眼神空洞,思绪万千。
不知过了多久,仿佛心中的痛苦随着汗水一同流逝,心情竟稍稍好了一些。
几个时辰后,他缓缓站起身来,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暗暗发誓,今后定要斩断情根,一心修炼武功,绝不再陷入这世间感情的纠葛之中。
想罢,张君宝再次启程,朝着武当山的方向大步而去。
此时,郭襄正在铁掌帮的内附庭院之中。与何足道琴剑和鸣之后,她心中对何足道的才华钦佩不已。
郭襄微微侧首,美目流转,轻声问道:
“何大侠,你方才所弹奏的琴音,如此美妙,不知可有名字?”
何足道闻言,微微一笑,儒雅的面容上带着几分谦逊:
“此前因事,我根据《诗经》上的《考盘》与《蒹葭》诗改编而成,目前尚未取名。此曲专为郭姑娘所奏,还烦请郭姑娘赐名。”
郭襄微微颔首,沉思片刻后,说道:
“既然如此,就叫它《叹情殇》吧。”
原来,郭襄听着这曲,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姐夫杨过的音容笑貌,想起自己与杨过的种种过往,有感而发,便取了这个名字。
郭襄正值情窦初开的年纪,自遇到杨过之后,便一眼万年,只是这份感情只能深深埋藏在心底,暗自叹息。
何足道听着郭襄取的这个名字,心中不禁诧异。细细品味,这名字中似乎透着一股离别之意。
他略作思索,已然有了答案,暗自思忖:难道这是郭姑娘对自己的暗示,这算是拒绝自己了吗?
虽心中失落,但他仍佯装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
“这个名字甚好甚好。既然如此,何某便要告辞了。”
郭襄心中略有不舍,忙问道:
“何大侠,此番要往何处去?”
何足道此时心情低落,黯然回道:
“何某打算再次回到昆仑山,专心修炼武功,不再过问世间琐事。”
郭襄见何足道心意已决,便不再过多挽留。毕竟,她对何足道虽有好感,但终究不能接受他的爱意,放他离去,或许对彼此都是一个好的选择。
只是想到何足道千里迢迢从昆仑山赶来寻找自己,还呕心沥血为自己谱写了如此美妙的曲子,心中满是感激。
于是,郭襄忙命下人:
“来人,去帮中库房取来白银一百两,赠与何大侠,作为他返程的盘缠。”
一旁的武修文领命,匆匆前往库房,取出一百两白银,转身朝着庭院走来,准备赠与何足道。
刚走到庭院,便碰见小武匆匆赶来。此时小武心情大好,手中还攥着何足道交给他的五十两银子。
小武瞧见武修文手中的银子,心中好奇:
“大哥你提着银子干嘛去?”
武修文撇了撇嘴,嘟囔道:
“帮主命我取一百两银子赠与何足道,也不知道这小子给帮主灌了什么迷魂汤,竟然给这么多银子给他。”
小武一听,心中暗叹:“好家伙,这何足道倒是有点本事,我说他怎么那么大方给我五十两银子。
敢情跟帮主一番沟通之后,还能顺手带走一百两,这买卖做得可以啊。”
但无奈这是帮主的意思,他们兄弟俩也不好辩驳。
武修文提着银子,走到何足道面前,郑重地将银子递到他手中。
何足道本想拒绝,但想到自己方才来时,已将全部家当五十两给了小五,正发愁走出铁掌帮后,没了盘缠如何回去呢。
没想到郭襄竟然送自己一些银子,可真是及时雨啊。
于是,他也不再客气,忙接过银子,感激道:
“何某多谢郭姑娘了。”
郭襄微微一笑,说道:
“何大侠不用客气。毕竟你远道而来,还为我谱写了如此美妙的曲子,郭某心中感激不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