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早晨至次日上午十点,经过连续的工作,所有的作物终于被全部收割完毕。
这段时间里,由于长时间的精神力施放,身体十分疲倦。
赵常山回到家躺下休息,而妻子则温柔地揉抚他的头部以缓解疲劳。
虽然如此辛苦,但对于建设中的先锋营来说,这是不可或缺的一步,因为十月一号就要入住,时间紧迫且责任重大。
同时,先锋营内也在紧张施工,三栋新的教学楼和各类工坊设施如搅拌机、榨油机等都逐步建成。
至于进口的颗粒饲料机由于价格昂贵暂时无法购置。
接下来的一天,1700多个儿童分批次陆续抵达。
其中600名男孩,1100名女孩。
为迎接他们,每个人都接受了清洁并整理个人卫生状况。
此次行动中加入了不少原先照顾孤寡老人和孩子的热心人士,他们在帮助孩子们适应新生活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赵常山相信这些人的加入,会让整个社区运作更加顺利和谐。
### 第一章 新的任务
天黑之前,李云山已经决定好处理一些潜在的问题。
凡是发现有任何不安分的迹象,李云山就会立刻采取行动将其解决。
他不喜欢复杂的解决问题过程,更倾向于直接应对有问题的人。
当天下午五点醒来时,已经是黄昏时刻,天上不见太阳踪影。
他妻子告诉他,物资在自己睡觉的时候已经被送到,其中主要是被子五千套,并且会陆续送达更多的被子,但是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足够的棉花。
李云山想到了重新利用以前的孩子们的被褥,通过重新弹制棉花可以将旧被做成新被。
这样的做法不仅缓解国家的压力,也只需要少量布料。
于是,他立马给王局长打电话提出这个建议,没想到对方听后显得有些犹豫。
毕竟上百万款项大部分已经花掉了,所剩资金对于众多孩子来说远远不够。
但即使未来每月有额外的补助,这些钱依旧有限。
考虑到成本,李云山放弃了要新的弹棉花机,转而提到了他对妻子张巧的医疗资格问题。
王局长见过张巧之后,答应协助她办理中医资格证,并承诺明天带一批医生来对入营儿童进行全面体检并记录个人健康档案。
吃完了晚饭后,李云山带领着儿子和妻子到营地。
他在食堂集合一众小队,说明了一千多名孩子次日将会到来的情况,指示大家必须先让这些孩子进行详细体检,包括检查是否带有传染疾病或皮肤病等。
此外,还要求清洁锅炉准备一次彻底的沐浴服务。
具体工作分配给后勤负责人高师傅和其他团队执行。
### 第241章 首批孩子的到来
杨文才在外面侦察时发现了一列驶近的车队,并迅速赶回向李云山报告:"团长,车队已经到了。”
听到消息后,李云山非常高兴。
“好的,大家一起热情欢迎。”
远处来了整整25辆公共汽车外加十辆卡车,都停在了门外的 ** 上。
随着车门打开,王局长下车后跟随者一群人走了下来。
两人见面后握了握手。
“赵同志辛苦你特地跑来一趟。”
“这次我一定亲自来看看实际情况。”
“领导您放心,我们一定会配合好工作。”
接下来的时间是午餐时刻,孩子们带着小包跟一位 ** 进入团里少年先锋营。
中午提供的是一份简单的猪肉炖白菜豆腐粉丝大杂烩配上玉米面馒头。
面对这些瘦弱又有些胆怯的孩子们,老厨师老高提醒李云山:“这孩子身体太弱了,要慢慢地调理。”
当问到鸡蛋孵化的时间表,以及注意不让孩子们吃得过快太多以免伤害肠胃后,他再次找寻王局长。
“领导,味道还不错吧?”
“很好,谢谢你专门做了这么一顿好吃的。”
“领导,您觉得孩子们的健康情况怎么样?”
李云山担心这群明显营养不良孩子的健康,提出了能否获得更多的营养补充物品。
虽然得到了一定的理解和部分支持如骨汤材料,但他理解资源确实紧张,只能尽自己最大努力照顾这些孩子的生活所需。
无论如何,李云山决心逐步改善这一切,“一步一个脚印”
。
### 第147章
很快,孩子们便用餐完毕。
随行的47位老师也迅速组织起孩子们去摆放餐碗,这些餐具稍后会有专人集中清洗。
有趣的是,许多孩子最后一口馒头把碗擦得一干二净,省去了洗刷。
大部分孩子们已经许久未尝到肉类,还有些孩子甚至对肉没有概念。
虽然这顿饭每份只有四片肉,但对他们而言已经是极佳的美食。
午餐过后,很多孩子自发加入了食堂的清理工作中。
一些较为内向的女孩起初有所犹豫,但在大家的鼓励下也渐渐融入进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