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越来越多嘉宾的到来,气氛愈发热烈。机械厂的这次汇演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它象征着团结的力量,展现了工人阶级的风貌。
不久后的一次讨论中,大家纷纷提议下一次可以举办秋季运动会,这既能体现工人精神,又能增加趣味。最终达成一致:节约成本,严格按照日常工人标准准备餐饮,只对领导和特别来宾略微提高规格。
面对各方赞誉,机械厂的三位负责人逐渐被称为“红星三杰”,这一称呼也在后续的各种活动中广为流传。
李志诚带领着机械厂的全体人员急忙上前,“领导,我代表星光机械厂全体职工,欢迎您的到来!”
说着,他双手紧紧握住对方伸出的右手。
“志诚同志,你好!”
“您好,首长!”
赵建国在一旁随之握手。
“你好,赵建国同志!”
随后又笑着与王伟握手,并摇晃了几下,“你也好啊,小伟同志!”
“挺好,当然挺好了!”
“见到您心情自然就好了!”
“如果领导能每天来就更好了!”
周围的人听了,先是愣了一下,接着笑了起来。
“你还真是不满足啊!”
这句话说完,笑声更为热烈。
然后他又低声说,“一会你姐姐带一些人过来,给他们安排一下!”
王伟听了,立刻点头应是。
接着,李志诚开始为大家介绍机械厂的主要负责人。
这也是机械厂的一种特殊福利。
“这是周军周副厂长,我们的大总管…”
李志诚介绍了周军、徐立新等人后,王伟把旁边的刘刚几人招了过来。
“领导,这几位是我们车间主任。”
“张明华是一车间主任,我们最早生产的高压锅电饭煲就是在他的带领下完成的!”
张明华不断搓手以示紧张。
“您好,领导!”
“你好,张明华同志!”
“这位是林强,二车间主任,负责机床制造…”
“林主任还是一位工程师…”
“还有三车间的马健….”
随着王伟一一介绍,五位车间主任各自上前,每个人都得到了面见并握手的机会。
虽然每个人的表情里仍透出一丝紧张,但更明显的还是激动和荣幸。他们事前可不知道有这样一个环节。
介绍完后,王伟并未停止。
他还将一旁的李师傅和陈工叫了过来。“领导,这位是研究所的李文博同志!”
“那位是首次领导团队完成高炉炼钢的安德海同志!”
“以及这位……”
王伟看到不远处刚恢复健康的田中元,立即挥手将他叫到面前。“这位是夜视仪专家田中元同志。”
田中元没想到会有他的份,握手的时候有些恍惚,听完王伟的介绍立刻坚定地说,“报告首长,我们会尽快制造出自己的夜视仪。”
“那样夜晚也能看见一切了!”
“建设国家的任务还等着大家一起努力!”
尽管时间有限,并没有介绍完毕,但对于那些得到机会的人而言,心里满是感激。他们都明白,这是一个难得的表现机会。
大家围在领导人身边进入大厅。过了门口,先来的吴老等带着其他工厂的代表也迎了过来,再次介绍见面。
此刻,在机械厂的大会议室,一组即将上台演出的演员们正紧张准备。
对于要在这个上午表演的人,尤为焦虑。毕竟《咱们工人有力量》是第一个表演项目,意义非凡。
“听说有很多重要人物来了吗?”
“对啊,不仅各大部的大佬,就连后勤处的老张都来了!”
这个消息让大家都非常兴奋。紧接着,会场内爆发出欢呼声,整个会堂顿时热闹起来。
节目组长急忙制止喧闹。“同志们听好!我们是打头阵的代表工厂乃至工人阶级的脸面!我们要展现出不怕困难、不畏严寒的决心!大家有信心没?”
“有!!”
“嘘嘘,安静,马上开始致辞了!”
舞台上的赵建国正在发表欢迎辞。下面第一排坐着各部委首长和重要的嘉宾,而机械厂的领导坐在后面一些。
杨建平坐定后四处观望,感到责任重大。
这次汇演机械厂下了很大的心思。广播设备甚至备齐了三套,在会场上竖立多个喇叭,确保音响效果。
舞台上两人正在调整摄影设备,杨建平认出这是一部上海维纳斯摄像机,稀少而又珍贵。
“怪不得领导都这么重视,原来是有这些设备。”他暗自嘀咕。
此时场地已被坐满,更多的人站立等待。除了家属和特邀来宾,还有一些来自各单位的人,包括许多妇女,比如刘芳和韩梅。
刘英也在人群中,与朋友交谈:“你家那口子真可以啊,坐在前面呢!”
“他只不过是沾了主家的光而已!”刘英回应。
这时一位保卫人员找到她们:“请帮照看这几位老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