碌碌一夜,终于是落下帷幕。
沈翊着人将死掉的三个邪道以及浪客的尸体收拾掩埋,方才重新和阿月回到木屋。
顾亦然和宋闻虽是一夜旁观。
没有帮什么上忙。
但仅仅是观看一晚上的天人争锋。
尤其是沈翊展露的地仙之威,便足以让他们获益良多,遂匆匆回去闭目体悟。
经过这一波的试探,
接下来几日则是风平浪静。
陈之昂、无心和清风忙着招呼各路英雄,筹办天人之会,而原本的三门四家更是对沈翊马首是瞻,任他驱策,沈翊也通通交给陈之昂使唤。
一切就绪。
直到约定的与会之日到来,竟是再没有洞天归来的天人来找沈翊的麻烦。
这一日,
天朗气清,晴空万里。
来自四海八荒的江湖客,汇聚成一道道洪流,浩浩荡荡朝着泰山进发。
其势浩浩然,
虽不如当初祭天大典之时规制庄严,却更有一种百川归海,大浪淘沙的粗犷豪野之息。
江湖人俱是脚力不俗,轻功在身,不到半日功夫,一众江湖客已然尽数汇聚在祭天台周遭。
坐在最前的,自是本次大会的正主,包括沈翊阿月,顾亦然宋闻,灵觉上人、九华散人这一类于明面现身的天人高手。
拢共也就七八人。
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实际人群中还潜藏着多少高手,那就不得而知了。
算来算去,
死在沈翊手中的天人也有十几人,若将他们都算上,天人高手的数量实际也颇为可观。
除了天人,
与会的便是江湖势力和散修。
诸如天心寺、白帝城、唐门这样的宗派势力则分列天人之后,各自环绕盘踞一隅。
稍差一筹的三门四家之流,
则居于更加靠外一圈。
余者的江湖势力或散修,则是按照实力名望依次向外延续。
镇抚司负责分散周遭,维系秩序,若是遇到带头闹事的,更是当场缉拿毫不留情。
再望向此刻的祭天高台,
整体巍峨恢宏的皇家规制还保留着,唯一不同,便是在高台之上矗立一块巨大石碑。
石碑以青石砌筑,粗犷古朴。
其上无字,
不知作何用处。
台下众人汇聚完毕,更是各自议论纷纷,暗自揣测,更有急不可耐者连连催促。
终于,
在万众瞩目之下,一道身着白衣儒衫的陈之昂锵锵走上高台。
他步履沉稳,面容含笑。
双手伸展轻轻向下按,朗月清风般的嗓音顿时娓娓道来:
“诸位英雄豪杰,久等。”
“在下桑海学宫,陈之昂。”
“不才受沈兄和秦王殿下委托,忝列这天人之会的主持之位,若有不周之处,还望诸位多多包涵。”
陈之昂的声音清冽如泉,伴随着深厚的内功底蕴,徐徐传入在场众人的耳中。
原本议论纷纷的嘈杂会场,
顿时变得安静了下来。
陈之昂微微颔首,方才继续道:
“诸位应该也看到了在下身后这块无字石碑,想必是心存疑惑作何用处。”
“其实,这次天人之会的会程也十分简单,无论是哪位前辈能够威临四海。”
“横压八方。”
陈之昂环顾四周,微微一顿:
“便可在江湖群雄的见证下,将前辈所思所构天下九州的新秩序,铭刻其上!”
“天下江湖,共遵之!”
此言一出,满场哗然。
天人之会的议程,此前早已在江湖流传,众人也多有议论,只是他们原本还道诸位天人与众同道商议,共同拟订江湖新秩。
然而,
却没想到陈之昂竟是大大方方地表态,给未来的江湖定下了基调,这是一个赢者通吃的时代。
胜者,便能制定规则!
在场之人碌碌,当然有心怀不满的,但面对高高在上的天人,他们又不敢表态,只得大声道:
“江湖秩序听任一人之言,这也太过草率,在场这么多大宗大派,前辈高人难不成就没有异议吗?”
此话一出,
顿时引起许多人的连连附和。
“是啊是啊。”
“天人修为高绝,但未必能治理江湖!”
“若是被魔道之人夺魁,那天下岂不是大乱?”
眼看众人便要再度纷乱起来,一道粗犷的声音骤然压过全场,隆隆作响:
“我天心寺,无异议!”
身如铁塔的广渡大僧手持降魔杵,一语定音。
有人开了头,继而,一阵爽朗大笑:
“我怒潮帮,无异议!”
紧接着,又有两道声音响起:
“白帝城,纯阳宫,无异议!”
一众江湖客接连震惊,然而这还不算完,丐帮、唐门、药王谷、盗门,霸刀宗、藏剑山庄,无极门,四大世家此起彼伏,赞同附和,直接令全场变得鸦雀无声。
有这些江湖大派带头,那些散人还有何说话的余地,有人不甘心道:
“朝廷呢?”
“镇抚司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