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唐三藏固住元阳,出离了烟花苦套,随行者投西前进。不觉夏时,正值那熏风初动,梅雨丝丝,好光景:冉冉绿阴密,风轻燕引雏。新荷翻沼面,修竹渐扶苏。芳草连天碧,山花遍地铺。溪边蒲插剑,榴火壮行图.
白话文
话说唐僧守住了元阳,脱离了女妖的纠缠,跟着孙悟空继续向西前行。不知不觉到了夏天,微风初起,梅雨纷纷,景色十分美好:绿树成荫,枝叶茂密,微风轻拂,燕子带着幼雏飞翔。新荷在池塘中翻动,修长的竹子渐渐繁茂。芳草与天空相连,一片碧绿,山花遍地开放。溪边的菖蒲像剑一样直立,石榴花火红,为前行的路途增添了壮丽的色彩.
原文
师徒四众,耽炎受热,正行处,忽见那路旁有两行高柳,柳阴中走出一个老母,右手下搀着一个小孩儿,对唐僧高叫道:“和尚,不要走了,快早儿拨马东回,进西去都是死路 。”唬得个三藏跳下马来,打个问讯道:“老菩萨,古人云:‘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怎么西进便没路了?”那老母用手朝西指道:“那里去,有五六里远近,乃是灭法国。那国王前生那世里结下冤仇,今世里无端造罪。二年前许下一个罗天大愿,要杀一万个和尚。这两年陆陆续续,杀够了九千九百九十六个无名和尚,只要等四个有名的和尚,凑成一万,好做圆满哩.
白话文
师徒四人在炎热的天气中赶路,正走着,忽然看到路旁有两行高大的柳树,柳树荫下走出一位老妇人,右手搀着一个小孩,对唐僧高声喊道:“和尚,别往前走了,赶紧拨马向东回去,往西去是死路。”吓得唐僧跳下马来,行礼问道:“老菩萨,古人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怎么往西就没路了呢?”老妇人用手指着西边说:“往那边去,五六里远的地方,是灭法国。那国王前世结下了冤仇,今生无缘无故地造罪。两年前许下一个大愿,要杀一万个和尚。这两年已经陆续杀了九千九百九十六个无名和尚,只差四个有名的和尚,凑够一万,就圆满了.
原文
行者起来,扶着师父道:“请起来,菩萨已回宝山也。”三藏起来道:“悟空,你既认得是菩萨,何不早说?”行者笑道:“你还问话不了,我即下拜,怎么还是不早哩?”八戒沙僧对行者道:“感蒙菩萨指示,前边必是灭法国,要杀和尚,我等怎生奈何?”行者道:“呆子休怕!我们曾遭着那毒魔狠怪,虎穴龙潭,更不曾伤损?此间乃是一国凡人,有何惧哉?只奈这里不是住处。天色将晚,且有乡村人家,上城买卖回来的,看见我们是和尚,嚷出名去,不当稳便。且引师父找下大路,寻个僻静之处,却好商议.”
白话文
孙悟空站起来,扶起师父说:“请起来吧,菩萨已经回南海了。”唐僧站起来说:“悟空,你既然认出是菩萨,为什么不早说?”孙悟空笑着说:“你还在不停地问话,我已经立刻下拜了,怎么还说不早呢?”猪八戒和沙僧对孙悟空说:“感谢菩萨的指示,前面是灭法国,要杀和尚,我们该怎么办?”孙悟空说:“呆子,别怕!我们曾经遇到过那么多厉害的毒魔妖怪,龙潭虎穴都闯过,也没有受伤。这里只是一国的凡人,有什么可怕的?只是这里不宜久留。天色晚了,要是有从城里回来的乡村人,看到我们是和尚,张扬出去,就不好了。先带师父离开大路,找个僻静的地方,再好好商量.”
三、《〈西游记〉八十四回的周易哲学解析》
在《西游记》八十四回中,我们可以从周易哲学的多个角度来深入剖析其中的经典典故、主题思想、指导思想以及天地人之道的奥秘。
从主题思想看,本回体现了阴阳平衡与转化的理念。取经之路充满了险阻与挑战,正如阴阳的相互作用,困难与希望并存。而师徒们克服困难的过程,也展现了在变化中寻求平衡与突破的智慧。
《〈西游记〉第 85 回的周易哲学解析:阴阳平衡与转化的智慧之旅》
在《西游记》这部伟大的文学巨着中,第 85 回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周易哲学的深邃光辉。本回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深刻地体现了阴阳平衡与转化的理念,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充满哲理与智慧的世界。
取经之路,本就是一条充满挑战与险阻的征途。这条路,宛如阴阳的相互作用,始终交织着困难与希望。每一次的磨难,都是阴的体现;而每一次的克服,又都是阳的胜利。这种阴阳的平衡与转化,在本回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当我们深入剖析本回的主题思想时,会发现阴阳平衡的理念贯穿始终。取经的师徒们,在面对各种妖魔鬼怪的挑战时,他们并非孤立无援。他们自身所具备的各种能力和品质,正是阴阳平衡的体现。孙悟空的勇猛与机智,代表着阳的力量;而猪八戒的贪吃与懒惰,看似是阴的一面,但也正是这种对比,使得团队更加完整,阴阳得以平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