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丫听后低着头没说话,看不清脸上的表情。
“你别觉得爹娘是在害你,养儿方知父母心,养女难报父母恩,我和你爹从来也没指望你什么,只要你自己好好的就行,妇道人家最重要的是什么,那就是名声,”徐氏絮叨道。
又语重心长的分析了利弊,“乡下不比城里,长舌妇多的很,有些人说话不中听的,就算当你面不说什么,背后也会编排你,还不如先去庵里清修一段日子,等后面心静了,知道往后的日子要怎么过了,再回来,心里也有个方向,再怎么,只要你弟弟一日在朝为官,就没人敢欺负你的。”
“你们是不是嫌我给你们丢脸了,拖后腿了,所以想要扔下我?”五丫抬起头定定问道。
“我们要真嫌你丢脸,还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帮你出头吗?要是没有我们,那方家会这么轻易的放过你?还给你分这么多财产?做人说话做事要讲良心,我和你爹不欠你的,你小弟更不欠你的!”徐氏闻言拉下脸来,也不高兴了。
五丫扯了扯嘴角,眼神里有些嘲讽,不再说话,半晌后才平静道:“行,我去,娘你不用再说了!”
这一瞬间,她觉得爹娘实在有些虚伪,明明早都已经和奶奶说好了,送她去庵里,将她撇在家里,不带她去京城,现在还说什么为她好的话,太假了!
“哎,这就对了,你想通了就好”,徐氏听了欣慰道,也没多想。
还摸着五丫的手宽慰着,“不管你去不去京城,家里还有一大帮子堂兄弟呢,他们都倚仗着你小弟的面子过活,不可能对你不好的,你过不了苦日子,也是你们几个丫头命好,有这么一个出息的弟弟做靠山,做人呐,得惜福!”
五丫听了没什么反应。
徐氏见此也不再多说,有些事总得自己想通了,最后只道:“行了,就这么定了,等家里办完归宁宴就送你过去啊!”
然后便出去了。
等徐氏出去后,五丫才站起来团团转了几圈儿,心里拿定了主意。
此时,张小姑带着儿子孙子正好进门。
一进门便是夸张的笑声,“爹,娘,大哥二哥三哥,我来看你们来了!”
张氏早已料到这个小女儿肯定要过来的,淡淡“嗯”了一声。
张老大几个态度还算可以,问了几句,“怎么没把家里其他人一起带过来吃席,也沾沾油水。”
张小姑闻言十分干脆地摆摆手道:“大哥,我现在已经和离了,以后我们孤儿寡母的还指望你们多照拂几分啊,我家顺子虽然看着话不多,但是能干的很,还有我这孙子小金子,那叫一个机灵哩,我看以后也是个读书做官的料子,保不齐就能跟平安一样勒!”
“你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只当是个人就能做官的?”,张老三无语道。
“呵呵,以后的事都说不准的嘛”,张小姑毫不在意,脸皮奇厚。
张氏把这些看在眼里,心里暗自叹气,她生了四个女儿,除了张大姑有几分像她之外,剩余三个女儿都不太成器,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地方,大聪明一点儿没有,小聪明不断。
这点完全随了张家人。
“四云,你也是好几十岁的人了,和离既是你想好的决定,以后可不能叫苦,得掂量着过日子,别想一出是一出,娘家不是能让你啃一辈子的地方”,张氏敲打道。
说完也懒得再絮叨,拄着拐杖进了堂屋。
张小姑太熟悉自己老娘的为人了,毫不在意的带着孙子继续吃点心,这话对她没一点儿伤害。
“怎么和离了?算了,既然来了,就住两天吧”,张老二也诧异,但想到小妹的性子也没再多问。
随后又想起一事:“对了,你之前说三云一家去了山上做了山民,具体是哪座山知道吗?现在家里发达了,族里人都跟着沾光呢,她们一家却可能连饭都吃不饱,要能找到她们的话,咱家还是得帮一帮!”
“是这个理”,张老三点头,“有咱们家的面子在,就是什么都不做,三姐一家日子也能好过许多,做山民太苦了。”
张小姑闻言眼珠子转了转,不假思索道:“嗐,我也是听说的,我哪知道是哪座山啊,咱们附近虽然没有什么有名的大山大河啥的,但山包包也不少,现在家里还忙着,等以后有机会了我再让顺子去寻一寻。”
说完又窜到厨房那边去,边挽袖子边道,“二哥,我去厨房帮帮忙啊!”
“用不上你!”张老二喊了一声,没把人喊回来。
知道这个小妹可能是想去厨房打打牙祭,摇了摇头也不好再管了。
“以后这种事少不了,算了,都是亲戚”,张老三劝道。
徐氏出来知道了后,有些不满,忍不住跟张老二抱怨,“你看看你们家都是些啥亲戚,占便宜没够的,从前家里难的时候说帮忙,没有一个人伸手,现在沾光倒是积极,反倒是可怜了我大姐二姐,从咱们成亲时就对咱们家多有帮扶,那不要钱的肉没少给,逃难的时候也没帮上她们,现在也不知道她们是死是活的,我这心里总是不得劲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