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阳光暖暖地洒在林宇家的小院里,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喜悦。白居维、洪思以及白天继,带着白天初,浩浩荡荡地来到林家下聘。其实本可以早点来,可白家为了等白天继从国外回来,才将这份重要的仪式推迟到今天。林宇早已在家盼了好几天,今日也是他首次见到白天初的哥哥白天继。白天继戴着金丝眼镜,举手投足间尽显斯文有礼,据说他比白天初大13岁,30岁时前往国外进修,如今33岁仍单身,倒是妹妹白天初在婚事上抢先一步。
白家准备的聘礼,每一样都用喜庆的红色绸带精心绑好。白天初笑意盈盈地从储物戒指里将它们一一取出,动作娴熟,随后把锦盒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林家的茶几上,瞬间,茶几被琳琅满目的聘礼堆满。
白居维满脸红光,难掩内心的喜悦,热情地向林家二老介绍起来:“亲家,这是忘年丹,多亏了天初给宗门做出的突出贡献,我们才好不容易买到这一颗。还有这个是太岁酒……这酒可大有讲究,固本培元,延年益寿。这个盒子里装的是枚灵玉戒指,虽说没什么特别强大的灵力功能,但夏天戴着,能让人遍体清凉,十分舒服自在。这箱子里,则是一千万现金,略表我们白家的心意。”
算上上次白天初初次上门时送的见面礼,白家准备的厚礼价值已然超过两千多万,这份沉甸甸的诚意,放在任何一个家庭,都足够令人动容。当然,林家身为京都本地人,林宇自身也在演艺事业中收获颇丰,赚钱不少,聘礼更多承载的是一份心意。重要的是,林宇对白天初的爱坚定不移,也得到了家人的理解与支持,最终愿意入赘白家。
林尽责看着满桌的聘礼,连连点头,只是想到不能摆酒大办婚礼,还是略带遗憾地说:“就是不能摆酒,委屈孩子们了。”
张月梅在一旁轻声安慰:“他们工作性质特殊,没办法,只要孩子们幸福就好。”
接着,白居维郑重地展开聘书,声音洪亮且满怀诚意地念了出来:“
聘书
时维公元二零二八年,岁在戊申,农历闰五月。于公历五月十五日,值此良辰,白居维全家携礼至林家,为小女白天初与林家之子林宇缔结良缘而下聘。
小女白天初,年方二十,秀外慧中,温婉娴淑。与林家之子林宇,情投意合,良缘天定。
今白家备下薄礼,以表诚意:忘年丹一颗,采天地灵韵,集日月精华,祈愿林家高堂,身康体健,福寿绵延;太岁酒两瓶,此酒珍贵非凡,能固本培元,延年益寿,望林家阖府,康泰吉祥;灵玉戒指一枚,夏日佩戴,凉意自生,可保周身舒泰,静享岁月安然;现金一千万,聊表白家心意。
愿此良缘,如梁孟相敬,举案齐眉,琴瑟和鸣,永结同好。两府联姻,自此亲如一家,福泽绵延,世代昌盛。
白家 白居维 洪思 敬上”
林尽责和张月梅坐在沙发上,全程屏气敛息,专注聆听白居维宣读聘书。这些字句典雅庄重,仪式感十足,对他们而言,还是头一回接触这么正式的聘书。在如今这个时代,很多传统的繁文缛节都已大幅简化,白居维此次下聘,实际上已经从简处理,但还是想让林家感受到白家的诚意,放心让林宇入赘白家。
林尽责听完,不住点头,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伸手郑重地接过聘书,说道:“亲家有礼了!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我们就林宇这一个儿子,往后林家的一切,自然都是他的。”
这时,张月梅开了口,语气里带着一丝犹豫却又满含关切:“亲家,孩子跟妈妈姓白,我们没意见,都同意了。但这户口的事儿,我们还得商量商量。你们也知道,我们家是京都户口,这在教育、医疗资源上都有不少优势呢。现在孩子都快四个月了,这事儿也不能拖着,得有个定论。”
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落在白天初的肚子上。此刻的她,身着一袭红白波点连衣裙,清新又喜庆,肚子还不太显怀,不仔细看,几乎瞧不出她已然有孕在身。
白居维和洪思对视一眼,眼神里传递着一丝担忧;白天初也和林宇默默对视,一时间,屋内的气氛有些凝重,显然这个问题不太好解决。
白居维率先打破沉默,耐心解释道:“天初已经服用了灵赋丹,这孩子将来极有可能有灵根,星城那边有更丰富的修行资源和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利。”
张月梅连忙回应:“亲家,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即便孩子入了京都户口,也不妨碍他在星城长大、接受教育和修行,两边的资源都能兼顾。”
林宇见气氛有些僵持,赶忙表态:“妈,哪的户口都一样,就落户白家吧。孩子将来主要是修行,在星城更方便。”
听到这话,白居维和洪思暗暗松了一口气,脸上的神情也放松下来。
张月梅在这大喜的日子里,不好再多说什么,看了儿子一眼,笑着应道:“行,确实哪里的户口都一样,就按你们说的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