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待东罗马帝国使节:大足元年(701年),东罗马帝国(拂菻国)派遣使节访问长安,朝见武则天。这次访问加强了双方的政治联系,并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通过这些外交活动,武则天不仅巩固了唐朝的国际地位,还推动了不同文明间的相互了解与合作,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值得铭记的历史篇章。
解决继承人问题
圣历元年(698年),在多方压力下,尤其是宰相狄仁杰等人关于母子亲情及李唐正统性的劝说下,武则天认识到人心所向的是李唐宗室。经过深思熟虑,她最终决定立原太子李显为皇储,以此回应社会期望并确保政权稳定。
懈怠政务转向个人享乐
武则天解决继承人问题后,逐渐将注意力转向个人享乐,大兴土木修建宫殿与佛寺。她晚年宠幸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二人因年轻美貌而备受宠爱,常打扮得花枝招展。武承嗣和武三思等人为讨好二张,甚至甘愿为他们牵马执鞭。随着武则天年迈体弱,她对朝政的直接控制力减弱,转而依赖二张作为耳目。这导致二张兄弟逐渐介入政务,并卷入了对宰相魏元忠的陷害事件中,加剧了朝廷内部的紧张局势。
被迫退位还朝政于唐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重卧床不起,身边仅剩张易之、张昌宗侍奉。此时,宰相张柬之、崔玄暐联合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人,联合禁军统领李多祚,以二张谋反为由发动政变,成功杀死了二张兄弟,并包围了武则天所在的集仙殿,要求她退位。面对压力,武则天被迫于二十三日传位于李显,次日李显在通天宫即位,恢复国号为唐,一切制度复旧。退位后的武则天迁居上阳宫,李显定期探视,并给予尊号“则天大圣皇帝”。
宫廷最后的岁月
晚年的武则天尽管善于掩饰衰老,但在退位后却不再修饰,面容显得憔悴。一次,李显探望时见到如此状态,感到震惊不已。武则天哭诉道:“我把你从房陵接回神都,本是为了托付天下,但五贼(指参与政变的五位大臣)贪功,使我惊动至此。”李显听后悲泣下跪谢罪,这一事件可能使得武三思等武氏族人得以继续参与朝政。
神龙元年十一月(705年),武则天在上阳宫仙居殿去世,享年八十二岁(按《新唐书》)。她的遗诏去除了帝号,称为“则天大圣皇后”,并赦免了王皇后、萧淑妃两族及褚遂良、韩瑗、柳奭亲属的罪责。第二年五月,武则天与高宗合葬于乾陵,结束了她波澜壮阔的一生。
喜欢大唐帝国的辉煌与变迁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大唐帝国的辉煌与变迁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