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知青从县城的废品收购站抢购了几套高中课本和复习资料,打包带回了大河村。
他回来之后,绘声绘色的给大伙讲,其他的十几个知青点,如何在废品收购站抢购复习资料。
听说有许多人为了买高考的复习资料,个个穿着厚棉袄,搬了个小凳子,在县新华书店冷呵呵的排队等了一晚上。
他们在得知恢复高考的消息之后,马上就开始行动,到处忙着找高中课本和复习资料。
谁也不知道县新华书店有没有高中课本和复习资料,只想着来碰一碰运气。
可是等新华书店开门之后,还是让众人失望了。
新华书店没有他们想要的高中课本和复习资料,他们只有失望而归。
有那些脑子灵活的,从新华书店离开之后,就直奔县城的几个废品收购站。
一时间,几个废品收购站人满为患,闹哄哄的。
这些人大多是来买高中课本和复习资料的。
金知青去了几个废品收购站,才买到几套高中课本和复习资料。
高中课本和复习资料买回来了,十几个知青也不打牌了,也不再弹吉他唱歌了。
人人拿着高中课本,围坐在一个大方桌前,开始认真复习。
遇到有不会的题目,大家互相讨论一下,学习氛围很浓。
没有几天,大队就安排社员们和知青们去修水渠。
知青们一门心思复习,准备参加高考,上工哪有什么积极性!
李书记渐渐发现,女知青们经常以生理期肚子痛为由请假。
而男知青们,除了吴知青,其他的知青,在修水渠的时候,不是这个扭着脚了,就是那个闪着腰了。
李书记心里明镜似的,这些知青们,就是想多请一天假,争分夺秒的看书复习功课,准备迎接一个多月以后的高考。
李书记对此非常理解,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知青们多点时间看书复习。
但是,知青们跟李书记请假的次数多了,社员们看在眼里,都开始有意见了。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些知青们,只想着参加高考,根本没有心思上工。
“李书记,金知青前两天扭着脚请假了,今天怎么又请假了?”
“就是呀,李书记,知青们连着请假,都没有人上工了,你扣他们多少工分呀?”
面对社员们的质问,李书记确实有点难做。
知青们可顾不了那么多,不管社员们如何的不满意,他们仍是接二连三的请假。
现在是备考的关键时候,他们只想着能参加高考,顺利拿到录取通知书。
李书记只好跟大队的另外几个领导干部商量了一下此事。
李书记首先发言,“今天咱们开个会,商量一下知青们参加高考的事,大伙都说一下有什么看法。”
大队会计想了想,皱眉问了一句,“李书记,你给大伙说一下,现在恢复高考了,那以后是不是就没有推荐上大学了?”
“是呀,这么多年,不是一直推荐上大学吗,怎么又恢复高考了?”
“李书民,知青们这几天不好好干活,社员们都有意见了。”
除了李书记,大队的其他几个领导干部对恢复高考的消息,还有点没弄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李书记扫了几人一眼,正色说道,“此次恢复高考,是国家的政策,知青们符合报名的条件,他们报名参加高考,我们作为领导干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当然要支持。”
顿了一下,又说道,“咱们大队的年轻社员,凡是符合条件,想报名参加高考的,我们也支持。”
李书记率先表态,支持知青们,以及符合条件的年轻社员,积极报名参加高考。
其他的几个领导,见李书记表态了,他们也跟着表态支持。
他们也看出来了,知青们下乡多年,好不容易盼来参加高考的机会,根本没有心思去上工。
至于大队的那些年轻社员,没有一个是高中学历的,有几个是初中学历,但是学习成绩比较差,恐怕没有人会报名参加高考。
知青们经常请假去复习功课,社员们则是每天都去上工。
社员们对此肯定会有意见。
既然如此,与其让他们三天两头的请假,还不如干脆给他们放长假,让他们踏踏实实的去备考。
但是生产队的工分就不能要了。
李书记考虑的比较长远。
这些知青们下乡插队到大河村,时间长的,也有六七年了。
这里是他们曾经劳动过的地方,可以说,也算是他们的第二故乡。
不管怎样,在人生关键时刻支持一下他们,也算是结个善缘吧。
若是这些知青们真能考上大学,等他们大学毕业之后,走上工作岗位了,有可能就是大河村的人脉资源。
大队的几个领导干部商量之后,拿出了一致的意见。
李书记决定跟知青们谈一谈,跟他们商量一下这段时间如何备考的事。
吃了晚饭,李书记一路溜达着来到了知青点,抬眼就看到屋里亮着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