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虚闻言,心中一震。他下意识地摸了摸怀中的崆峒印,只觉一股温热传来,仿若这法宝也在回应着鸿钧老祖的话语。凌虚心中暗自思忖:“这崆峒印乃人族气运所系,如今人族当兴,三皇五帝出世在即,这师者人选确实至关重要。我既手握此宝,便肩负起人族兴衰之责,定要与六圣商议出一个妥善之策。”
当下,凌虚拱手向鸿钧老祖行了一礼,恭敬道:“老祖放心,凌虚定当竭尽全力,与六位圣人共商此事,不负老祖所托,为人族寻得良师。” 言罢,他转身面向六圣,神色诚恳,“六位圣人,如今人族兴盛大势不可逆,这三皇五帝之师关乎人族未来,还望咱们齐心协力,共觅贤能。依我之见,这师者既要精通大道,又要熟悉人族习性,能因材施教,引导人族走向繁荣昌盛之路。不知各位圣人有何高见?”
老子微微眯眼,思索片刻后道:“老道以为,这师者当具大智若愚之德,能深入浅出地为人族讲解天地至理,开启他们的灵智。我座下玄都大法师,跟随我多年,对道法感悟颇深,且为人沉稳,或可担此重任。”
元始天尊微微皱眉,摇头道:“不妥,阐教虽有诸多贤能,但玄都大法师过于内敛,与人族交流或有隔阂。我门下广成子,经验丰富,擅长谋略,且对人族颇为关注,由他教导,必能让三皇五帝迅速成长,引领人族崛起。”
通天教主冷哼一声,直言道:“哼,广成子?我截教多宝道人,神通广大,智慧超群,对世间万物皆有独到见解,他若为人族师者,定能让三皇五帝见识到更广阔的天地,学到非凡本领。莫要小瞧了我截教人才。”
女娲娘娘轻声道:“诸位莫要争执,依我看,妖族与人族同源而生,虽如今妖族凋零,但亦有贤能之士。我可举荐一位妖族前辈,他曾历经洪荒变迁,见识广博,对人族亦怀有善意,若能教导三皇五帝,或可让人族少走弯路。”
接引道人双手合十,念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贫僧西方教弥勒佛,心怀慈悲,笑看世间,能以佛法化解诸多烦恼,若为人族师者,可引导人族心生善念,远离纷争,营造祥和之境,亦是不错之选。”
准提道人笑道:“师兄所言极是,不过我西方教药师佛,精通药理,救人无数,若能教导三皇五帝医术药理,让人族免受疾病之苦,强壮体魄,亦是大功一件。”
一时间,紫霄宫中气氛凝重,六圣各执一词,皆认为自家举荐之人最为合适。凌虚站在一旁,静静地聆听着他们的争论,心中暗叹这洪荒局势的复杂。他深知,这师者人选背后,牵扯着各方势力的博弈,一个不慎,便可能引发新的纷争。
紫霄宫中,气氛因各方的争执而愈发凝重,仿若浓重的铅云压顶,令人心头沉闷。
元始天尊眉头紧皱,目光转向女娲娘娘,语气带着几分责难:“女娲师妹,你且想想,昔日妖族屠戮人族,那血腥场景至今历历在目,多少人族生灵惨遭涂炭,幸得凌虚道友关键时刻出手,人族才得以幸免。自那之后,人族与妖族之间的仇恨早已根深蒂固,势不两立,你如今举荐妖族前辈为人族三皇五帝之师,这让人族如何能接受?又怎能安抚人族的悠悠众怨?” 言罢,他微微摇头,似对女娲此举极为不满,眼神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显然在维护人族的立场上,他分毫不让。
女娲娘娘闻言,神色一黯,眼中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哀伤。她心中暗自思忖:“妖族往昔虽有过错,可如今也已付出惨重代价,妖族凋零,我一心盼着能寻得转机,让妖族与人族重归和睦,却不想这提议如此艰难。” 轻叹了一口气,女娲轻声回应:“师兄所言,我亦知晓人族心结难消。只是这妖族前辈,与那等屠戮人族的恶妖不同,他心怀悲悯,见识又广,若能摒弃前嫌,善加引导,说不定能化解两族仇怨,为两族共同发展寻得一条新路。再者,妖族与人族同源而生,血脉相连,总有几分亲近,未必不能共事。” 她言辞恳切,试图让众人理解自己的苦心,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盼着能得到一丝认可。
通天教主此时却猛地转过头,看向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眼中怒火中烧,大声喝道:“哼,我东方之事,何时轮到你西方二人来掺和?这三皇五帝乃东方人族未来的希望,是我东方洪荒天地的根基所系,你二人带着西方教的盘算,妄图将手伸得这般长,究竟是何居心?莫不是想借人族壮大西方教,将我东方气运都掠夺了去?” 他双手握拳,周身青萍剑嗡嗡作响,似在呼应主人的愤怒,强大的气势如汹涌波涛般向西方二圣压去,显然对西方二圣的介入极为愤慨。
接引道人双手合十,面色平静,不卑不亢地念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通天教主莫要动怒。我西方教亦是心系洪荒,眼见人族当兴,愿出一份绵薄之力,只为引导人族向善,共促洪荒祥和,并无他意。药师佛精通药理,若能教导三皇五帝医术药理,救人疾苦,此乃大善之举,于洪荒有益,于人族有益,怎就成了掺和?还望教主息怒,莫要误解了我西方教的善意。” 他声音沉稳,眼中透着慈悲之光,试图以佛法的包容化解通天教主的怒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