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斌远远地就看见一群人聚集在九十五号院门口。
也不知道是在聊些什么。
其中最为醒目的还得是张翠莲。
那一米八几的大高个,手里还拿着一根擀面杖。
给人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
在张翠莲旁边站着的是她的两个儿子。
罗斌也都认识,一个叫刘全,一个叫刘力,两人是双胞胎,今年刚满十八岁。
这兄弟俩很好的继承了张翠莲的基因,也是大高个。
再往旁边一点,则是九十五号院的二大妈三大妈,还有闫解成、刘光福、阎解旷这一群小年轻。
不过此刻,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了人群中的刘光齐身上。
只见刘光齐穿着一套崭新的中山装,看起来神采奕奕。
“哟,斌子回来了啊。”
罗斌骑着自行车过来的时候,张翠莲大声打着招呼。
“斌子哥。”
“斌子哥。”
刘全跟刘力也很有礼貌的朝着罗斌叫了一句。
两人比罗斌小不了多少,但是每次看见罗斌,都会很尊敬的喊一声【斌子哥】。
“这是干嘛呢,这么热闹?”
罗斌的目光在刘光齐身上扫了一圈,这才看向张翠莲问道。
“罗斌,我大哥找到工作了,在机车厂呢。”
一旁的刘光天跳了出来,满脸得意的介绍着。
“就是,以后,我们就是双职工家庭了。”
刘光福那一张小脸蛋上也满是得意。
刘光齐没说话,但听着两个弟弟的吹捧,还是很受用的。
仰着头,下巴对着罗斌,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
“唉呀妈呀,这有啥了不起的啊,不就是个临时工吗。”
张翠莲捂着嘴笑了起来。
“临时工怎么了,谁不是从临时工走过来的,我们主任说了,只要我干得好,三个月后,就能转正。”
刘光齐显然有些破防,声音也加大了几分。
不过他也确实有得意的资本。
毕竟这年代,就算一份临时工的工作,那也能让无数家庭趋之若鹜了。
更何况他这种临时工,是有转正机会的。
先不说别的,就说这两个院子。
同样年纪的还有闫解成、刘全跟刘力十几个孩子。
但这会都只能去街道办找一些糊火柴盒的临时工作。
糊火柴盒的临时工,跟刘光齐这种临时工,完全没有可比性。
也正是因为如此,此刻就连闫解成还有刘全、刘力兄弟看向刘光齐的眼神中都满是羡慕。
“那谁知道呢,指不定到时候被开除了呢。”
张翠莲一句话,差点没把刘光齐给气死。
“张翠莲,你这嘴巴别这么毒,我家光齐可是中专毕业,等转正了还要当领导呢。”
二大妈听不下去了,开口说道。
“成成成,当领导,还是个临时工呢,就已经开始做梦了,学学斌子,人家都已经是内定的正式工,也没像你们家这么炫耀啊。”
张翠莲也是怼死人不偿命的那种。
这话一出口,一群小年轻的目光都朝罗斌这边看来。
眼神中更是羡慕。
大家都知道,采购员是有试用期的,如果试用期没有完成采购任务的话,是要被开除。
但是罗斌这段时间,可以说是超额完成任务了。
所以转正肯定没什么问题,就要看厂领导什么时候宣布了。
“我们家光齐可是知识分子,等转正以后,说是要被当成储备干部培养的,是一个采购员能比的吗?”
二大妈不乐意了。
她家刘光齐好不容易找到了工作。
原本是想在院子里炫耀一下的。
谁知道冒出了个张翠莲。
现在好了,罗斌也回来了。
这样一比较,罗斌这个内定的正式工,确实要比刘光齐的临时工更耀眼。
但是,做人,不能光看眼前不是吗。
二大妈坚定地相信,她家刘光齐,以后一定是当大领导的料。
“光齐,你们厂还缺人吗,我也想找份工作。”
闫解成在一旁开口,满脸期盼的看着刘光齐。
“闫解成,我们厂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就算是临时工的要求也很高。”
刘光齐语气傲慢的说道。
刘全跟刘力其实也有同样的想法,想问一嘴的。
但现在,看到刘光齐这傲慢的模样,两人硬生生的将到嘴边的话给吞了下去。
“闫解成,不过你也别灰心,等我转正了,到时候当了小组长,可以跟厂里面申请几个临时工的位置。”
刘光齐像是想到了什么一样,转头看了张翠莲一眼说道。
“行,光齐,那我先谢谢你了。”
闫解成大喜。
就连刘全跟刘力眼中也闪过一抹精光。
很显然,两人也想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帮着家里减轻负担。
“张翠莲,听到没有,等我儿子当了小组长,就可以申请临时工的位置了。”
二大妈还不忘提醒一句。
“有啥可得意的,不就是一个临时工吗,我们家可不稀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