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府都城。
历经妖患事件,民生本就多艰难困苦,而今又遭大雪灾,更是难上加难。
但这座古老偏远的府城,却总能迸发出它顽强的生命力,有一群人在默默地支撑着府城的运转。
林回骑着圣兽走向城门,城门大开,冷冽如刀子的寒风,夹杂着风雪,从城门口呼呼刮来。
“难怪没有百姓逃难,这寒风普通人根本扛不住,打开城门也没用……”
林回有想过让城民逃离南府,先迁向其它府,但现在才发现……根本就没有离开的条件。
他进入南府城,朝着那轮升空的烈阳方向快速前行,想看看是谁在施展这种文术。
看这文术,起码也得是四品境以上了。
附近的温度有所回升,但仍然处在极低的水平,还不足以支撑百姓离开府城。
只能缓解一点寒意,为人们争取生还的希望。
……
沙沙~
林回耳根微动,听到前面不远处传来踩踏积雪的声音,骑着化成战马的圣兽就靠了过去。
“什么人?”
几个正在派发物资的龙卫,察觉到有动静,立马将物资围住,谨慎地看向林回所在的方向。
他们看到一个身穿锦衣的少年身骑白马,从风雪中走来,丰神如玉。
短暂的惊讶后,众龙卫回过神来,有龙卫开口问道:“公子是?”
书院弟子会穿儒衫。
穿锦衣的通常都是世家公子,这种人有专门的夫子传授文道来修行。
“林学士?”
就在这时,一个刚派完物资归队的少年,认出了林回。
“魏忠君!”
林回翻身下马,打量起了魏老将军的儿子。
数月不见,魏忠君身体壮实了不少,看起来更加成熟稳重了,不过神色间的疲态怎么也掩盖不住。
“林学士你怎么回来了!?”
魏忠君似乎想到了什么,眼睛一亮,惊喜问道:“我听说,你去了京城,还拿到了京城的乡试解元,你现在在朝堂当差了对不对?”
“现在你出现在这,也就是说……是朝廷的援助到了吗?”
其他几个龙卫同时看向林回,也想要知道答案,这段时间,全城百姓真的太苦了。
朝廷物资增援的太少,都不够养活几千人。
“朝廷向南府与南苏府,运送了两批物资与赈灾款,你们没有收到吗?”
林回知道沿途驿站官吏扣留不少物资,可不至于一丁点汤水都喝不到吧?
“两批只有三十车物资,赈灾款七百多万两,要不是快要过年的原因,百姓大多都备好了过年的鸡鸭鱼肉,怕是死的人更多……”
魏忠君叹息道:“这还只是府城中的百姓……南府其他州县的灾区百姓,怕是一个萝卜片也分不到。”
林回内心沉入谷底,浑身发凉:“从京城来的户部主事在哪里?”
“不清楚,他应该没入城,物资都是君子书院的读书人,还有龙卫和衙门捕快,还有民间侠士去城外搬运进城的。”
魏忠君嘴唇开始发白,快要扛不住这股寒意,他开口道:“林学士,我们出来太久,快扛不住了,具体情况我们去赈灾指挥司……”
“正好君子书院的院长何君苹,正在指挥司动用画术墨宝‘烈阳图’,帮周围的百姓勉强抵挡这寒气。”
“还有老将后人们都在,要是他们看到你回来,肯定很高兴!”
林回看出魏忠君跟其他龙卫,都有点扛不住了,点头道:“好!先回去!”
他也许久没见到那些老将后人了。
他曾向死去的大诏老将许诺,会像他们守护自己一样,守护好大诏百姓,照顾好他们的家人。
而今他成为大诏皇太子,也应当践行当初的承诺了。
几个龙卫听说过林回的名字,很敬佩他曾为民夫匠人出头,也曾为百姓斩过读书人的脑袋。
而林回路上也询问了魏忠君一些事情,得知老将后人们都遵从了父辈的遗志。
此前在严桑武的授意下,南府龙卫卫所千户,已将他们全部招入麾下,成为龙卫中的一员,如今更是奋斗在赈灾的最前线。
……
赈灾指挥司属于临时设立的部门,暂时由龙卫千户与知府宋孜理牵头管理。
负责接收朝廷赈灾物资与赈灾款并尽量派发下去,同时登记好所有帮忙赈灾人士的名录等等。
此次赈灾指挥司,设立在府城中心的天枢院,可以借助阵法发挥出画术的最大威能。
“天枢院的学士呢?”
林回得知指挥司在天枢院后,下意识询问道。
魏忠君目露鄙夷之色:“早在雪灾降临时,他们似乎提前预知到什么,已经撤出南府都城了……”
“知府大人宋孜理曾去交涉,希望能让他们留下来一起帮忙,他们却说圣院有规定,不允许插手世俗事务,走的那一个叫心安理得!”
林回面露冷笑,眼中掠过一道寒意,人心都是肉长的,但显然那些学士并不是。
铁石心肠!
他突然想起,天枢院的圣子好像就是李东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