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妙云轻轻蹲下身子,双手搭在朱棣的肩膀上,目光平视着他,轻声说道:“棣郎,切莫如此消沉。这一路走来,虽困难重重,但我们从未放弃,不是吗?每一次的跌倒,都是为了更稳地站起。我相信你,也相信我们的努力不会白费。”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眼眶泛红,却强忍着不让泪水落下。(内心焦急:棣哥,你可千万不能放弃啊。)
她心里默默地为朱棣加油,眼中的爱意和坚定丝毫不减。朱棣听着徐妙云的安慰,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苗,他紧紧握住徐妙云的手,目光中再次充满了决心。
朱棣抬起头,看着徐妙云温柔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点了点头说:“妙云,有你在我身边,我定能重振旗鼓。”
徐妙云眼中含泪,却坚定地说:“棣哥,无论何时,我都会陪在你身旁,与你共渡难关。”
在又一次的失败后,朱棣望着那一片狼藉的试验场地,心中满是挫败。
徐妙云轻轻走到他身边,挽住他的胳膊,轻声说道:“棣哥,莫要心急。我们已经离成功很近了,也许只差那么一点点的机缘。”
朱棣长叹一口气,说道:“妙云,我只怕辜负了你的期望。”
徐妙云嗔怪地看了他一眼:“棣哥,你我夫妻同心,何来辜负之说?”
为了制作新煤炭,朱棣亲力亲为,撸起袖子,汗流浃背地搬弄着沉重的煤炭原料。他眉头紧锁,目光专注而坚定,每一次的操作都小心翼翼,仿佛在对待一件绝世珍宝。徐妙云也毫不示弱,她手持工具,细致地筛选着煤炭,不时用衣袖擦去额头上的汗珠。
在一次关键的试验中,朱棣全神贯注地调整着熔炉的温度,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炉内的变化。他的双手紧紧握着工具,随着火势的变化,迅速而准确地做出相应的调整。徐妙云则在一旁紧张地记录着各种数据,神情严肃。
终于,在一个寒冷的清晨,新煤炭成功研发出来,改造后的煤炉也性能卓越。
朱棣和徐妙云相视而笑,眼中满是喜悦与欣慰。朱棣紧紧拥住徐妙云,激动地说:“妙云,我们成功了!”
徐妙云靠在朱棣怀中,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是啊,百姓们这个冬天能好过些了。”
在一间充满烟火气息的工坊内,朱棣和徐妙云正围绕着刚刚制作完成的新煤炭和改造后的煤炉,脸上洋溢着满足与自豪。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辛勤努力,他们不断尝试、改进,终于迎来了成功的这一刻。此刻的他们全身心沉浸在成果带来的喜悦之中,丝毫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脸上已被煤炭沾染得黑乎乎一片,衣服上也满是污渍和灰尘。
就在这时,朱元璋、马皇后和朱标一同前来探望。朱元璋身着明黄色的龙袍,龙行虎步,威严中透着慈爱;马皇后仪态端庄,莲步轻移,目光温柔;朱标则是一身儒雅装扮,步伐匆匆,尽显仁厚。
“朕与皇后、标儿听闻你们在此处忙碌,特来瞧瞧进展如何……”朱元璋的声音未落,目光就已经落在了朱棣和徐妙云身上,看到他们两人那黑乎乎的模样,不禁愣住了,双手也不自觉地停在了半空。
马皇后也是一愣,她看着眼前的朱棣和徐妙云,满脸惊讶之色,她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脸,确认自己没有看错后,才开口道:“哎呀,这是怎么弄成这般模样?莫不是钻了煤堆啦!”
朱标也快步走上前,他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但还是努力憋住,轻声问道:“四弟,四弟妹,你们这是要去扮黑脸包公不成?”
朱棣兴奋地抬起头,眼中光芒闪烁,声音洪亮而充满激情地说道:“父皇、母后、大哥,你们看,我们成功制作出了新型煤炭,而且还对煤炉进行了改造!这种新煤炭不仅燃烧效率更高,产生的污染物也更少!”他的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喜悦。
朱元璋好奇地看着朱棣,迫不及待地问道:“老四,快与父皇讲讲,这新煤炭究竟有何奇妙之处?”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浓厚的兴趣。
朱棣连忙上前一步,向朱元璋详细解释道:“父皇,经过多次试验和改进,这种新煤炭燃烧时更加充分,释放出的热量更多,可以为百姓提供更好的冬季取暖和日常生活所需。这样一来,百姓们在家里就能感受到温暖,不再害怕寒冷的冬天冻得瑟瑟发抖了!”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百姓生活改善的期待。
徐妙云在一旁微笑着补充道:“为了能够尽快取得成功,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工作中,甚至忘记了顾及自己的形象。如果现在出去,恐怕会吓到小孩子呢。”她轻轻抚摸着脸颊,笑容中带着一丝俏皮。
马皇后心疼地说:“孩子啊,你们太辛苦了,一定要注意身体,千万别把自己累垮了。不要只忙着摆弄这些煤炭,把自己弄得像个脏兮兮的小煤球似的。”她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抚摸着朱棣和徐妙云的脸庞,眼中满是慈爱之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