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年间,随着海禁政策的取消,大明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经济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发展。在这繁荣的时代背景下,朱棣和徐妙云这两位神奇的穿越者,决心在大明的历史画卷上留下属于科学技术的浓墨重彩。
朱棣和徐妙云深知,想要推动大明的科技进步,就必须从最基础的地方开始。一天,他们俩在书房里讨论这件事,徐妙云轻轻皱起眉头说:“棣哥,现在我们大明虽然经济繁荣,但科技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我们必须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朱棣双手背在身后,在房间里来回踱步,突然他眼睛一亮:“妙云,我觉得那个玻璃,如果能够加以改进,也许可以做出一个前所未有的神器——望远镜!”徐妙云高兴地拍了拍手:“夫君这个主意太好了,如果真的能成功,肯定会让大明的百姓们大开眼界。”
在一间摆满工具和材料的工坊里,朱棣和徐妙云正围在一张桌子前,专注地研究着如何运用改进的玻璃制作出望远镜。
朱棣眉头紧皱,双手叉腰,眼睛紧紧盯着桌上的玻璃材料,说道:“妙云,这玻璃的质地还是不够纯净,咱得想想办法,奥利给!”
徐妙云轻咬嘴唇,若有所思地回应道:“殿下,我觉得或许可以调整一下配料的比例,冲鸭!”说着,她拿起一块玻璃样本,仔细端详。
朱棣点了点头,随即拿起一块工具,开始摆弄起来。他太过用力,一不小心把工具甩了出去,正好砸到了旁边的水桶,溅了自己一身水。他尴尬地挠挠头,说道:“哎呀,瞧我这笨手笨脚的,我真是醉了。”
徐妙云看着朱棣笨手笨脚的样子,终于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她一边捂着肚子,一边调侃着朱棣:“殿下,您这毛手毛脚的,可别把咱们的希望也给碰没了,嘤嘤嘤。”
朱棣一脸尴尬,他无奈地笑了笑,赶紧蹲下身子收拾地上的东西。然而,由于地面太滑,他脚下一滑,直接摔了个四仰八叉。这一幕让徐妙云笑得更厉害了,她指着朱棣,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殿下,您这姿势可真是独特啊,绝绝子!”
朱棣狼狈地从地上爬起来,拍了拍身上的灰尘,脸上露出一丝窘迫。他故作镇定地说:“这纯属意外,意外。莫要取笑我了,咱们继续吧,yyds。”说完,他又开始认真地摆弄起那些物品来,试图挽回一些面子。
经过一番努力,他们又迎来了一次试验。朱棣双手微微颤抖,将刚刚制作好的部件小心翼翼地安装起来,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徐妙云在一旁紧张地盯着,双手不自觉地握紧。
“成了吗?”徐妙云迫不及待地问道。
朱棣深吸一口气,拿起镜片简单戴上后,透过镜片仔细地看了看眼前的事物,然后缓缓地摇了摇头,轻叹一声道:“唉……还是不行,这清晰度还是远远不够啊。本王真是太难了!”说完,他无奈地摘下眼镜,轻轻放在桌上。
一旁的徐妙云看到朱棣失望的神情,心中焦急万分。她急忙凑近前去查看,想要弄清楚到底是什么问题导致镜片的清晰度不够。然而,由于太过急切,她一个不小心踩到了朱棣的脚。
“嗷呜——”朱棣疼得立刻跳了起来,捂着脚嗷嗷直叫:“哎哟哟哟~疼死本王了,呜呜呜,宝宝心里苦啊!”
徐妙云见自己踩到了朱棣的脚,顿时惊慌失措,连连道歉:“殿下,对不起对不起,我太心急了,嘤嘤嘤。”
朱棣一边揉着被踩痛的脚,一边苦笑:“罢了罢了,夫人也不是故意的。不过这眼镜的事情还真是让人头疼啊,看来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研究才行。”说着,他又将眼镜拿起来,仔细观察了一番,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咱们再好好琢磨琢磨,盘它!”
两人并没有因为第一次的失败而感到气馁,相反他们充满了斗志,开始了第二轮尝试。朱棣专注地调整着每一个部件,口中念念有词:“这次肯定能行,一定能行,skr~”他的眼神坚定而又自信,仿佛已经看到了成功的曙光。
徐妙云则在一旁默默地支持着朱棣,她的目光始终停留在朱棣身上,脸上洋溢着信任和鼓励的笑容。每当朱棣遇到困难时,她都会轻声说一句:“殿下,加油,我相信您,666!”这句话如同春风拂面般温暖,让朱棣感受到了无尽的动力。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朱棣额头上的汗水不断滴落,但他丝毫不在意,依然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工作中。经过一番紧张的忙碌,朱棣终于完成了所有的调整,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兴奋地喊道:“妙云,快来看,这次好像成了,芜湖~”
听到朱棣的呼喊,徐妙云急忙凑过去,迫不及待地透过镜片看了看。当她看清眼前的景象后,激动得跳了起来,欢呼道:“殿下,真的成功了,我们做到了,牛掰格拉斯!”她的声音中充满了喜悦和自豪,仿佛这一切都是她亲自完成的一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