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妙云美目流转,落在朱松那略显羞涩的面庞之上,心中瞬间便已猜出了个大概。她忍不住抬手轻掩住樱桃小嘴,娇声轻笑起来:“哟,瞧瞧咱们二十弟这副扭捏的样子,难不成是春心开始荡漾啦?快跟姐姐说说,是不是相中了哪家的俏姑娘呀?”
朱松闻听此言,脸上顿时泛起一抹红晕,一直蔓延到耳根处。他愈发觉得难为情,头垂得更低了,就像一只鸵鸟般,恨不得把整个脑袋都埋进地里去,嘴里呐呐地半天也没说出一个字来。
一旁的朱棣见状,却是放声大笑起来。他伸手拍了拍朱松的肩膀,朗声道:“哈哈,二十弟啊!男子汉大丈夫,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呢?你只管如实地讲出来便是。倘若当真有了心仪的姑娘,四哥和四嫂定然会全力以赴地支持你,助你成就这段美好姻缘!”
朱松眼见自己的心思已经被众人识破,再隐瞒下去也是徒劳无益。于是,他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抬起头来,红着脸将那日在店中与汤欣偶然邂逅的经过详详细细、原原本本地讲述了一遍。待他说完之后,那双明亮的眼眸里满是期待之色,紧紧地盯着朱棣和徐妙云,仿佛在等待着他们给出肯定的答复。
朱棣听完,笑着点点头:“原来是汤和的小女儿,这倒是门当户对。二十弟,你有心为她制作戒指,这份心意倒是难得。”
徐妙云也微笑着说:“制作琉璃戒指,首先要选好材料。琉璃的质地和颜色至关重要,这决定了戒指最终的美观程度。”
朱松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
徐妙云继续说道:“选好材料后,便是塑形。这需要极高的技巧和耐心,要将琉璃加热至适当的温度,然后借助工具小心翼翼地将其塑造成戒指的形状。在这个过程中,动作要快,否则琉璃冷却后就难以塑形了。”
朱松眼睛紧紧盯着徐妙云,耳朵竖起,深怕错过任何一个字,口中不停应道:“四嫂说得是,我都记下了。那之后呢?”
朱棣接过话头,神情认真地说:“塑形完成后,便是打磨和修饰。打磨能让戒指表面光滑细腻,而修饰则是为了增添戒指的精美度。可以在戒指上雕刻一些花纹或者图案,这一步骤也马虎不得,稍有不慎,前面的努力就可能功亏一篑。”
朱松皱着眉头,若有所思地喃喃自语:“听起来着实不易……” 随后又坚定地看向朱棣和徐妙云,目光中满是决心,“但为了汤姑娘,再难我也要学会。四哥四嫂,不知哪里能寻得制作琉璃戒指的高手,让我跟着学习学习?”
徐妙云轻轻一笑,看向朱棣:“陛下,臣妾觉得宫中掌管御用工匠的李公公对各类工艺都颇为精通,琉璃制作也不在话下,或许可以让他指导松弟。”
朱棣微微点头:“嗯,李公公确实经验丰富。松弟,你明日就去找他,就说是我和你四嫂让你去的,让他务必倾囊相授。”
朱松大喜过望,连忙跪地谢恩:“多谢四哥四嫂!小弟定不负你们的期望,努力学会制作琉璃戒指。”
朱棣笑着扶起朱松:“起来吧,松弟。不过,你也别光一门心思扑在这戒指上,找个机会,还是要多和汤姑娘接触接触,增进增进感情。”
朱松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四哥说得是。只是小弟不知该如何与汤姑娘相处,生怕唐突了她。”
徐妙云耐心地说道:“这有何难?你可以先以探讨琉璃为由,邀请汤姑娘到府上做客。你不是对琉璃极为了解吗?到时候,你就可以尽情展示你的学识和见解,引起她的兴趣。”
朱松眼睛一亮:“四嫂这个主意好!只是…… 邀请汤姑娘到府上,会不会太冒昧了?”
朱棣拍了拍朱松的肩膀:“松弟,你身为亲王,大大方方地邀请便是。只要礼数周全,汤家也不会说什么。而且,汤和对朝廷忠心耿耿,他若知道你有意他的女儿,说不定还会乐见其成呢。”
朱松连连点头:“四哥所言极是,是小弟顾虑太多了。那我回去就着手准备邀请函,选个好日子邀请汤姑娘。”
徐妙云笑着叮嘱道:“松弟,邀请之时,记得要言辞诚恳,把时间、地点都交代清楚。还有,府上的布置也要用心一些,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
朱松认真地说:“四嫂放心,我都记住了。还有制作琉璃戒指的事,我一定会刻苦学习,争取早日做出让汤姑娘满意的戒指。”
三人又围绕着一些细节问题交谈了许久,直到天色渐晚,朱松才满心欢喜地告辞离开。
回到王府后,朱松一刻也没闲着。他先是精心写好了邀请汤欣的信函,然后又仔细安排府上的布置。与此同时,他满心期待着明日能见到李公公,正式开始学习制作琉璃戒指。
第二天,朱松早早地就来到了宫中,找到了李公公。李公公得知是皇帝和皇后的吩咐,自然不敢怠慢,立刻带着朱松来到了专门制作琉璃的工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