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工人开始进行反对这个专制的斗争的时候,团结起来的劳动组织的产物,即工人们自己,便参加到这个斗争中来,要求取得他们在劳动果实中应得的一份。
既得利益者们被这新兴的联盟激起了热情,不光是他们想分取果实,这些所有党派,都想着瓜分其他人的利益。
这一切不仅仅显现于政治上,连经济上也有对应的情况发生。
因为新兴工人组织们攫取了相当一部分在底部城市的利益,所以被吸纳到上层的利益就减少了。
这是必然的,因为利益只有那么多。
而又因为新兴工人组织们的历史习惯,他们更相信金属货币而非其他的产业,比起一纸文书或者地契,他们更愿意拿到一袋子沉甸甸的金币。
这就导致了货币的稀缺。
可是,没有办法让货币增多,因为帝国用的还是金属货币,不可能大量印纸片用来度过这样的危机,想要解决贵族阶级的货币稀缺危机,同时满足新兴城市下层组织的货币需求,就必须大量铸造皇帝金币和银币。
因此,陆恩从最近的一个报告书中看到,帝国的金属储备降到了非常低的程度,而且仅仅在上五年中就减少了正常储备的25%。
如果再继续这样减少下去,那要不了多久,金属储备就要耗尽,而随之对应的,现金支付也将停止。
为了防止这种极危险的现象,帝国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方面,他们通过许多手段阻止将了金属货币的出口,在对外贸易的时候,通过其他手段支付,例如支付同等价格的木材或者粮食,而非使用金属货币支付。
另一方面,铸币部门那边决定以巨大的牺牲作代价,同精灵签订了一项购买五万吨黄金的合同,使自己的金属储备增加30%
换句话说,为了补充自己黄金的不足,帝国又扩大了黄金的买价和卖价之间的差价。
由于这个合同,帝都普遍担心铸币部门为了防止自己的黄金流往外国,会重新拧紧螺丝,提高自己的贴现率。
所以,相当多的贵族为了做好准备,除国库期票以外,已经停止发放以任何国家有价证券作抵押的贷款,换而言之,他们不愿意放债出去流通了,而是更愿意将货币储备起来。
收藏金属货币的现象正随着危机的尖锐化而加速起来。
贵族们停止了对外释放货币,结果是什么呢?
商人们开始着急了,最近这些年来,大量低等级职业者的出现,大大提升了工厂效率和生产速度!
因为大量职业者的出现而建立的大工业流水线比帝国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多。
按照原本的思维,富商们希望以债务的形式来继续自己的工程并支付股息和工人的薪水,可现在,他们弄不到那么多金币了。
于是富商们动用自己的关系,愿意去采取最冒险的措施来弥补自己财力上的空虚,因为一旦资金链断裂,带来的将是整个商会的崩溃。
许多贵族又因为这种利益而选择了释放一部分货币出去,缓和一下市场,但这些释放出去的货币价值被炒的很高,进而促使另一部分贵族捏着手里的金属货币,打起了奇货可居的念头,藏的更深了。
总而言之,贵金属流通中的这种全面的变动已经到达了每个月都会不同形式的地步,市场上的货币行情已经出现了尖锐的日益强烈的反复,各种货币的汇率因为皇帝金币价格的波动而波动,整个汇率兑换市场一团乱麻,每分钟汇率都在改变。
对现状而言,没有任何好转,实际上就是恶化,况且,令人遗憾的是,根本看不到会有任何长时期的好转。
帝国当然也看到了这种情况,所以,为了防止或者至少是为了延缓停止兑现而采取的紧急措施,已经开始对商人阶级发生强烈的影响。
目前在商业界和工业界,一些投机性股份商会和新计划建立的投机性股份公司之间,进行着一场真正的激,它们都在争相夺取帝国流通在外的游资,热钱,现金!
这种斗争的必然结果是:即使没有任何金银外流现象,也一定会使各方面利息提高、工业各部门的利润下降以及各种有价证券贬值。
如果这一切继续发展,那么,大量的商业和工业恐怕很难避免崩溃,这种崩溃将引起比较严重的政治事件,并且将对几乎所有地区的信贷与商务的稳定性发生严重的影响。
于是,陷于财政困难的大商会都纷纷要求帝国官方准许它们通过发行新的股票和债券来筹集急缺的资金。
不过,帝国则知道,这样做只能使市场上旧有的证券更加贬值,同时使汇率与交易更加混乱,因此不可能在这里让步。
不过另一方面,钱又必须弄到手,对大商会而已,停止这种扩张工程,不仅将意味着破产,而且还将意味着自己手底下那帮本来就不怎么听话的新兴工人组织会造反,会打到商会总部,甚至可能反客为主!
帝国的官僚集团在其中调停,用精妙的手段维持着两个阶级的平衡,不至于让矛盾彻底爆发,让某一边失去活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