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这么说,物质间的摩檫力作用在空间膜网,不在物质层?
梦:是的,物质层的效果是空间膜网的投影。
强:惯性是什么,为什么存在,是如何形成的?空间中的惯性为什么与星球上不一致?
梦:运动的本质是机械的滑动,在绝对光滑的平面上移动,没有阻止停止运动的作用就是惯性。物质存在于空间夹层中,超弦结缔在上下两层膜网上,当两层膜网是平行的,超弦在膜网上划过,对空间没有增加曲率,只是曲率位置的改变。当超弦在不平行的上下膜网中划过,角度就会产生作用,增加了空间的曲率,表现在物质层就是耗能。耗能运动的本质是用能量克服空间的曲率作用。
强:我明白了,在星球内的空间是球形,任何方向的运动都对空间形成牵引或挤压的作用,产生空间曲率,是动能变换空能;作用力停止后,新增的空间弯曲 对物质形成反作用,空能使运动停止。
梦:很好,你的理解很正确。
强:为什么在光滑的冰上滑动或轮子的滚动,空间的角度作用产生的较小?
梦:空间角度的作用并没变化,让你产生错觉的是空间的平滑度,空间角度的作用是物体产生运动的最小作用,空间平滑度是保持运动的作用。比如一个大质量的物体放在光滑的冰上或轮子上,让物体运动的初始力需要很大,这个初始的力就是空间角度的作用;一旦开始运动保持运动的力很小,这时只需要克服空间的平滑度即可。在现实中出现的上坡困难或下坡加速的本质,是测地线半径的改变。星球表面的运动方式就是由“空间角度作用、空间平滑度、测地半径”三个因素制约,与其他无关。而轮子的滚动作用,是改变了摩擦面的位置。
强:船在水上航行为什么比陆地上消耗的能量小?
梦:因为船在水上运动的本质是滑动,船看似与水是连接的,实际上在微观的层面,在电磁力的作用下水分子与水分子之间是分离的,船的分子与水的分子也是分离的,彼此之间是滑动。
强:按照这个理论,手上放着一个物体,在微观层面物体也应是悬浮的,为什么与感觉不是?
梦:物体确实在手上是悬浮的,你感觉的接触都是力产生的错觉。触感是皮肤对压力的感觉,感觉物体在手上,只是物体压迫皮肤使手掌凹陷,物体还是悬浮在手上的。
强:我抓一把土,土还能是悬在手上吗?
梦:是的,在微观是这样的。你感觉不是,认为土在手里接触到了皮肤,实际在微观下皮肤就像是山脉一样凹凸不平,土粒也是凹凸不平,那些粘在手上的土粒,实际是互相卡在一起的机械结构,彼此间还是悬浮分离的。
强:一个刺入皮肤的针,总不能说还是悬的?
梦:恰恰相反,皮肤里的针也是悬浮的。看着皮肤被针刺破了,实际是针上的电磁力推开了细胞,使细胞组织断裂,然后撑开了细胞,在原子的层面始终是分离的。一切都是错觉。
强:错觉来自哪里?
梦:来自空间。看似连在一起的物质,在微观都是彼此分离的,使物质聚在一起的电磁力,之前已经讲过了,本质是超弦聚在一起导致空间弯曲,彼此都滑向凹陷区,物质就是被空间禁锢的能量,没有物质,一切物质都空间的投影,一切都是错觉。
强:如果物质是错觉,那么我在空间的实像是什么?在身体中延伸出无数的线,无数的线在上下两层膜网上形成凹陷,难道我是凹陷内禁锢的能量吗?
梦:是的,所有物质都是空间曲率和能量的投影。而生命是多层空间和能量的投影,实际是个复杂的投影系统,这涉及到生命的结构,有点跑题了,之后在《生之道》的章节再讲。我们还是回到运动中来吧。物质界看似一个整体,但在空间中是平面化和分散的,物质的超弦分布是2个倒立的锥体毛球。物体的存在形式决定了运动形式,超弦的分布是多点的,各个方向均衡的,所以物质的横向移动没有明显的方向性。
强:重力对所有物质作用,为什么电磁力只吸引铁?
梦:所有物质的超弦都偏离了地心,所以重力是万有普遍的,都是朝向地心的。电磁不是超弦的直接作用,而是超弦横向移动产生二次曲率,电磁的方向只与曲率释放的方向有关,横向曲率释放就是电力,纵向曲率释放时磁力。电磁力吸引的是几何结构,而不是具体的物质。电子的几何结构是平面的,与超弦的横向排布一致,超弦的横向排布就是电场,电力释放时,电子在电力的作用下移动,僵尸误认为电子的流动是电,实际电子的流动只是电力的表象,电的本质是空间横向曲率,就像光子的流动是能量的表象。磁力也是如此,磁的本质是空间纵向曲率,磁场是超弦的纵向排布,磁场的几何是漏斗形,磁力的吸引的是漏斗几何,而铁元素恰好是这个结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