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原来如此。中子星塌缩的过程是怎样的?
梦:宇宙是量子的,空间以六边形为单元排列,空间的能量是量子态的,态变与能级严格对应,空间被超弦拉长的过程也是量子态的,空间每次被拉向中子星所增加的面积是固定,或者可以理解为一个能量梯度只能拉动空间一个单位。
强:恒星以上的天体弯曲空间的“草帽”顶部都是圆弧形,空间被拉长后“草帽”顶部应该还是圆弧形,相当于空间圆弧的半径减少了,是着样吗?
梦:是的。空间被拉长的部分是“草帽”的边缘,草帽的圆顶是固定的。超体的能级态变中,半径减少是量子化,每次减少的长度按照“相对数”排列。
强:什么是“相对数”?
梦:就是半径每增加一份,面积也增加一份的次序,你可以理解为“平方根数”。
强:物质在空间的夹层中,空间被拉长的过程,上下两层膜网是同步的吗?
梦:是的。
强:上下膜网的半径是不同的,外侧半径大,内侧半径小,那么超体的能态变化中,是不是下方半径小的一方先到达黄道面?
梦:是的,很高兴你能找到这个关键点。
强:这个是关键点吗,好像很平常啊,这与黑洞的形成有关吗?形成黑洞的关键应该是:“超弦在空间膜上的曲率崩溃,产生的物质塌落”才对。
梦:是的,但这个偏心作用也很关键,是黑洞分级的依据。中子星塌缩成黑洞的过程中,单纯中子星物质的塌落还不能支持稳定的黑洞,只算是“黑洞星”,只有将空间膜网拉入物质的核心,才算是真正的“黑洞”。
强:原因是什么?
梦:我记得你问过,有没有夸克星,夸克星的内部已经没有了物质的形态,全部是夸克的“简并态”,而黑洞星就是这种状态。
强:黑洞星是“星体”,还是“黑洞”?
梦:当然是星体。因为黑洞星的质量与中子星的质量是一致的,只是换了一种能态,内部物质属于“波线态”,黑洞星的内部还具有夸克的结构,相当于还是物质形态。黑洞则不同,黑洞内已经不存在物质的结构了,巨大的压力使物质分解,就像是“和光同尘”。如果“黑洞星”没有持续的物质补充,随着时间的推移,物质会不断的蒸发掉,当质量不能维持简并态,黑洞星就会返回中子星。
强:黑洞星是如何转化为真正的黑洞的?
梦:当中子星的质量足够大,在塌缩成“黑洞星”后,夸克之间是存在电磁力的,黑洞星内部形成了新的结构,成为整体,这样“黑洞星”的高速自转就停止了。“黑洞星”的自转虽然慢下来了,但是拥有了陀螺的锚定作用,自转就像一个水井舀水的“辘辘”,把超弦缠绕在黑洞星上形成“吸基盘”,黑洞星就像一个毛线团不断的扩大,而夹层空间的距离在持续的减小。当超弦把下层空间膜拉入黑洞星,这时真正的黑洞就产生了。
强:为什么空间进入黑洞星,才算真正的黑洞呢?
梦:因为当空间被卷入物质核心,黑洞就得到了持续的物质补充,黑洞的质量得到稳定的增长。黑洞的旋转作用会把空间持续的拉入,将空间能量转化为物质质量,更大的质量产生了更大的压力,这时夸克的结构也不能维持了,分解为更基本的太极子。这是黑洞与黑洞星本质的区别。
强:黑洞内部是什么状态?
梦:黑洞将空间吞噬后,就失去了空间曲率和超弦场能,全部转化为了质能。在黑洞的内部,压力太过巨大,夸克的简并态解体再一次的释放空间,黑洞再次塌缩。黑空内部失去了所有的空间,是实心的太极子,属于“虚线态”物质。这时超弦之间不再有横向的质量,全部都是斥力质量。
强:这么说,如果跌入黑洞,不是一直在跌落,而是掉在一个实心球上,分解为超弦态的太极子。
梦:是的。这时的太极子存在两种形态,弦太极子和体太极子。部分空间被拉入黑洞,结缔也就不存在了,弦也就不存在了,是实体态的太极子。空间未被拉入的太极子是弦太极子。
强:黑洞的“虚密态”、“波密态”、“平密态”、“密极”对应什么呢?
梦:“虚密态”黑洞是单侧的内层空间被拉入物质核心,黑洞呈现单线的螺旋形态,是黑洞初期。“虚密态”的影响距离相对较小,一般作为星团的引力核心,或者较小的星系。初期黑洞的北极还存在空间,具有简谐运动,使黑洞产生震颤和引力波。当北极空间膜与黑洞物质的剩余距离小于振幅时,形成脉冲黑洞,黑洞的巨大质量对应比较长的振动周期T。黑洞不断旋转吞噬内层空间,并将外层空间向物质核心拖曳,当另一侧的空间内膜也进入黑洞,就形成了“波密态”的黑洞。
强:“波密态”黑洞是如何演变的?
梦:在上下内膜空间的补充下,黑洞质量持续加增加,此时黑洞呈现“双线螺旋”形。波密态的黑洞发展得已经很大,成为星系的中心,称为“中央黑洞”。中子在塌落的时候,中子内还存在相当多数量的弱夸克,弱夸克也分解为弱太极子,在黑洞的绞力下把外层空间逐渐的拉近,当把第3个空间拉入物质核心,“平密态”的黑洞就诞生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