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您讲五行是科学的,五行就是循环。我知道五行有生克关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无论相生还是相克,都能形成循环。五行的生克关系,虽然逻辑上讲得通,但怎么看都像玄学的,以五行元素构成物质的概念与原子构成物质是相悖的,与您强调的科学性存在矛盾。
梦:你认为“科学解释五行”应是怎样的?
立:应该符合物质的构成方式,比如夸克构成原子,原子构成元素,元素构成分子,分子再组成各种物质。按这个逻辑才是科学的细分法,而不是用木火土金水5种元素组成物质。
梦:我明白了,你混淆了五行的概念,“五行”是能量在空间中运行的规律,而不是构成物质的元素。五行相生是不同属性的能量互相转化的过程,五行相克是不同属性的能量互相制约的关系。五行属于能量态的变化,而不是元素的变化,所以五行没有构成物质,五行与科学不存在矛盾。我在《科之论》中讲过,物质是能态的,能态决定物质的存在形式,能态包含物质性、空间性和超弦场。能态是守恒的,物质维度为动能、空间维度为曲率和超弦维度为场能,任何一种能态增加,其他能态就会相应减少,能态的总合守恒不变。五行是描述物质能态变化的关系,五行的正确理解是木性能量、火性能量、土性能量、金性能量和水性能量。
立:能态分为物质性、空间性和超弦场3种,与“五行”是什么关系?
梦:“五行”是能量性质的,能量是运动的,五行是能量运动的方向。物质运动的方式为螺旋环螺旋震荡波,将运动方向分解,震荡波是简谐运动,螺旋环螺旋可分解为:左右的螺旋、上下的螺旋、和线性运动。简谐振动对应水火,线性运动对应木,左右螺旋对应土,上下螺旋对应金。
立:有点抽象,我还是不能理解“五行”具体是什么。
梦:我们先回顾一些“能态”的概念,物质是点,超弦是线,空间是面,能态变化就是点线面的几何变化。几何按照超弦斥力的能级分为:虚态、平态、波态、曲态,当曲态进一步弯曲会折叠升维成“体”,当虚态进一步拉伸会降维分解成“点”。能态是物质存在的状态,自然条件下物质的能态是相对固定的,没有外力干预条件下物质的动能保持不变,物质的曲率和弦能在微小的阈值内转化,形成气体、液体和固体的变化。
立:这是《科之论》中多林循环的内容,我还记得,还是看不出与“五行”有什么关系?
梦:弦能是振动波的能量,衡量波的参数包括波长、振幅和频率。超弦的振动分为纵向振动和横向振动,横向的振动就是热能,纵向的振动是重力。曲率投影到物质元素是化学键,化学作用就是空间弯曲的作用,化学反应就是空间曲率的变化。自然条件下,生命的生理代谢活动是化学的和能量的,也就是曲率和超弦场的转化。将曲率和超弦场互相转化的过程进行细分,就形成了五行。
立:这与前面讲的“五行又是能量运动的方向”有什么关系?
梦:五行既是能量的方向,又具有几何属性,几何属性的变化就是化学反应。简谐振动是空间膜上下的往返运动,空间由动至静变化是动能逐渐转化为弹性势能的过程;空间由静至动变化是弹性势能逐渐转换为动能的过程。动能增加的过程代表“火”,火就是动力;动能降低的过程代表“水”,水就是静止。水、火是平面化的,火表示运动增加的过程,或者形成正曲率;水表示运动降低的过程,或者形成负曲率。
强:火是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热,与“火就是动力”有什么关系?
梦:自然界不存在火的物质,就如僵尸理解的,火是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热。你们理解的光和热的是什么?
立: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光既是一种波长极短的电磁波,又是极微小的粒子。您在《科之论》中讲过,光是夸克维度的,光属于介子的一种,光有三种:强光、弱光和微光,核子变化产生的射线属于强光,燃烧产生的光属于弱光,生命代谢活动产生的辉光属于微光。
强:热一般指温度和热量,属于分子的热运动,是分子作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热是物体内部分子、原子的运动速度及碰撞传导,热是物质微观的存在状态。
梦:很好,就是这样。火是光和热的外在表象,火是物质的微观状态,光和热的微观表现都是动能,所以“火就是动力”。物质是能态的,能态包括物质的动能、空间曲率和超现场。物质在超弦共轭的作用下做简谐振动,这个简谐振动的频率就是分子的微观运动。物质的超弦结缔使空间弯曲,弯曲的空间产生重力,重力使物质聚合,聚合使物质产生压力,压力使分子碰撞。简谐振动是空间膜纵向的运动,而且是面的振动,面占据空间位置,波长和振幅是分子的活动范围,振动频率的表现是温度,分子间的碰撞程度表现为内部压力。温度越高,分子振动的波长和振幅越大,占据的位置越大,物质开始膨胀,反之亦然。物质的波性越高,振动的频率越高,膨胀的越快,分子间的碰撞越剧烈,热传导的速率越高,反之亦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