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城和沈翊对视一眼,觉得这个神秘男人很可能与案件有关。
沈翊详细记录下同事们提供的信息,同时询问他们是否听到两人争吵的具体内容。同事们纷纷摇头,表示当时距离较远,只听到一些激烈的争吵声,没听清具体说了什么。
离开莫非的公司后,杜城和沈翊又来到莫非的家中。莫非的父母悲痛欲绝,母亲泣不成声地说:“我儿子一直都很孝顺,不知道为什么会遭此横祸。他最近确实有些反常,总是早出晚归,问他怎么回事,他也不肯说。”杜城轻声安慰莫非的父母,然后仔细查看莫非的房间,希望能找到一些线索。
沈翊则在一旁与莫非的父亲交流,了解莫非近期的社交圈子和经济状况。在莫非的书桌抽屉里,杜城发现了一本账本,上面记录着一些收支情况。其中有几笔大额支出引起了他的注意,备注显示是“给某某的打点费”,但具体名字被划掉了。
杜城将账本递给沈翊,两人陷入沉思,猜测这些费用可能与案件有着某种关联。
这边,前往汽车烧毁地点勘察的警员经过仔细搜查,终于有了新发现:在汽车残骸的角落里,他们找到了一块未被完全烧毁的车牌碎片,经过技术比对,确定这就是那辆套牌车的一部分。
此外,在汽车附近的地面上,他们还发现了一些轮胎印和几滴不明液体,初步判断可能是汽车燃油泄漏留下的痕迹。技术人员对这些线索进行深入分析后得出结论,这辆车是在二手车市场被抢走的。
杜城和沈翊立刻前往二手车市场展开调查。刚好二手车市场的林老板也正要报警,见到警察到来,显得十分紧张。他心有余悸地说:“有个戴着鸭舌帽,还戴了两层口罩的男子,高高瘦瘦的,来我这儿看车。他一进来就对一辆黑色小汽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要求试驾。我看他样子挺正常的,就同意了。谁知道他上车后一脚油门就直接开走了,我根本来不及反应,只能赶紧报警。”
沈翊一边听林老板讲述,一边在脑海中勾勒出嫌疑人的大致形象。他根据林老板的描述,结合马路监控画面中模糊的身影,开始仔细绘制嫌疑犯的画像。他坐在画板前,全神贯注,手中的铅笔在画纸上轻轻滑动,每一笔都倾注着他对案件细节的捕捉和分析。
杜城在一旁焦急地等待着,时不时凑过去看看画像的进展。“沈翊,怎么样了?这画像可是关键线索啊,关系到能不能尽快锁定嫌疑人。”
沈翊头也不抬,专注地回答:“快了,再给我点时间,力求尽可能还原嫌疑人的面貌。这个嫌疑人很谨慎,伪装得很好,监控画面又比较模糊,所以需要一些时间来精准把握特征。”
终于,沈翊完成了画像。
他放下铅笔,仔细端详着自己的作品,反复确认每一个细节都符合已知的线索。杜城拿起画像,仔细端详,眼中闪过一丝兴奋:“好,就靠这张画像找人了!画得栩栩如生,有了这张画像,排查嫌疑人的范围就大大缩小了。”
杜城拿着嫌疑犯的画像,带着警员们四处走访,寻找认识死者莫非的人进行询问。他们一家一家地排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每到一处,杜城都详细地向人们展示画像,询问是否见过此人与莫非有过接触。
在莫非的一位同事那里,杜城得到了重要信息。这位同事看到画像后,眼睛突然一亮,说道:“我记得这个人!有一次,莫非的一个远房亲戚来找他,两人不知因为什么事吵了起来,动静特别大,甚至还动起手来,还好我们及时赶到劝开了他们。当时那个亲戚看起来就高高瘦瘦的,戴着个鸭舌帽,和这画像上的人很像。”
杜城心中一动,立刻追问:“你还记得他们为什么吵架吗?当时有没有听到具体的原因?”同事摇摇头,“不太清楚,当时只听到好像是和工作有关,但具体的没听清。只记得那个亲戚情绪很激动,一直在指责莫非,莫非则一直在辩解。”
杜城回到警局,把这个重要线索告诉了沈翊。
沈翊分析道:“看来这个远房亲戚很有可能就是嫌疑人,从之前的调查来看,这起案件的动机很可能和经济利益有关。莫非账本上的那些打点费,说不定就和这个亲戚找工作的事情有关。”
杜城点点头,“没错,我也这么想。现在我们有了方向,一定要尽快找到这个人。通知各小组,加大排查力度,重点调查莫非的亲戚关系网,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这个嫌疑人。”
经过一番艰苦的排查和追踪,警方终于锁定了嫌疑人贺一凡,并在他的住所将其抓获。
审讯室里,灯光昏黄而压抑。贺一凡低垂着头,头发凌乱地散落在额头,一脸沮丧。
他的身体微微颤抖,双手被铐在身前,手指不自觉地扭动着。
杜城和沈翊坐在他对面,目光犀利而严肃。
杜城率先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贺一凡,知道为什么抓你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