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翊轻轻推开杜城办公室的门,手里拿着一幅精心绘制的嫌疑人画像。室内灯光柔和,杜城正坐在办公桌前,眉头紧锁地研究着桌上堆积如山的案件资料。听到动静,他抬起头,看到沈翊进来,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杜城,画像画好了。”沈翊走上前,将画像平铺在杜城的办公桌上。
杜城的目光立刻被画像吸引,只见画中的几位嫌疑人面容清晰,眼神中透着一股狡黠与凶狠。他仔细端详着画像,仿佛想要从这张纸上看出更多隐藏的信息。
“画得很传神,沈翊,有了这画像,排查工作能更有针对性了。”杜城满意地点点头,拿起画像站起身来。
他大步走出办公室,对着正在忙碌的警员小杰喊道:“小杰,过来一下。”
小杰迅速跑过来,眼神中满是询问。杜城把画像递给他,神情严肃地吩咐道:“小杰,这是沈翊刚画好的嫌疑人画像。你马上安排警员,拿着这些画像去案发周边区域进行排查。重点走访那些码头、渔村以及人员流动较大的场所,询问有没有人见过画中的人。告诉大家,一定要仔细排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线索。”
小杰接过画像,认真看了一眼,坚定地回答:“杜队,放心吧!我这就去安排人手,保证尽快落实排查工作。”
说完,小杰转身迅速召集其他警员,将画像分发给他们,并详细说明了排查任务和要求。警员们纷纷领命,带着画像匆匆离开警局,奔赴各自负责的区域展开调查。一时间,警局内气氛紧张而有序,每个人都为了早日侦破案件全力以赴。
距离发现案情已经过去了一天一夜,警局会议室里气氛凝重且紧张。墙壁上挂满了案件相关的照片和线索图表,投影仪射出的光线照亮了前方的幕布,上面罗列着密密麻麻的案件信息。
杜城站在会议室前端,面色略显疲惫,但眼神中透着坚定和执着。他扫视了一圈围坐在会议桌旁的警员们,清了清嗓子说道:“各位,‘麻袋女孩’案件已经过去一天一夜了,目前我们掌握了一些线索,但距离破案还有很大差距。今天把大家召集起来,就是要集思广益,对整个案件进行一次全面的推理和梳理。”
沈翊坐在会议桌一侧,面前放着一本笔记本,上面写满了他对案件的分析和想法。他抬起头,目光平和而深邃:“从目前已知的情况来看,海边公路的监控录像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线索。那辆套牌车和两名拖麻袋的男子是案件的关键突破口。这两名男子在深夜抛尸,选择海边这种相对隐蔽且不易被发现的地点,说明他们对周边环境有一定了解,或者提前进行了踩点。”
一位年轻警员举手发言:“沈老师,有没有可能这两人只是负责抛尸的小喽啰,背后还有主谋指使呢?”
沈翊微微点头表示认同:“这种可能性很大。整个作案过程看起来较为周密,从套牌车的准备到抛尸地点的选择,都显示出背后可能有一个更为复杂的犯罪团伙在策划。而且,他们对女孩下手如此狠毒,很可能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或者巨大的利益冲突。”
杜城接过话茬:“没错。另外,关于女孩的身份,金华这边面部识别系统还没有给出确切结果。但我们不能因此停滞不前,要继续从其他方向入手。比如,根据抛尸地点,扩大排查范围,走访周边的居民、商户,看看是否有人在案发前后发现过可疑人员或异常情况。”
金华推了推眼镜,说道:“杜队,面部识别虽然目前没有匹配到结果,但我会持续优化算法,扩大数据库比对范围。同时,我也在调查那辆套牌车的信息,虽然车牌是假的,但车辆本身或许能找到一些线索,比如车辆的来源、近期的维修记录等。”
这时,小杰站起来汇报:“杜队,我们拿着沈老师画的嫌疑人画像在周边排查了一圈,有几位居民反映好像见过类似的人,但都不太确定,而且提供的信息比较模糊,暂时无法锁定嫌疑人。”
杜城皱了皱眉,思考片刻后说:“即便信息模糊,也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可能。让排查警员继续深入询问,争取获取更准确的信息。另外,加强对周边地区的巡逻力度,尤其是一些偏僻的角落和废弃场所,说不定能发现新的线索。”
沈翊在笔记本上又记录下一些要点,接着说道:“从犯罪心理学角度分析,凶手选择在海边,除了想要毁尸灭迹,还有可能是一种心理上的暗示。海边空旷、开阔,给人一种虚无感,凶手或许认为在这里处理尸体可以让一切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也反映出凶手可能具有一定的逃避心理和侥幸心态。我们可以顺着这个思路,推测凶手下一步可能的行动方向,或许‘麻袋女孩’已经不是第一个受害者了。”
会议持续进行着,警员们各抒己见,不断提出新的观点和疑问。杜城和沈翊认真倾听着每一个人的发言,在思维的碰撞中,努力拼凑着案件的全貌,试图拨开重重迷雾,找到通往真相的方向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