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北抗日支队成立后,李宏加紧了招兵和新兵训练工作,一面扩军,一面开始思考接下来部队该何去何从。
李宏独自走出村外,坐在山梁上,目光直视前方,脑海里不断回忆着历史上太原会战的记载。
李宏嘴里叼着一根野草,整个人一动不动。李宏根据回忆,已经知道了接下来的会战走向。大同失守后,阎锡山将部队沿雁门关至平型关一线布防,依托内长城构筑阵地,阻击日军。然而,东条英机在拿下大同后,并没有直接进攻雁门关,而是继续沿着平绥铁路西进,扫荡平绥铁路沿线地区。让阎锡山没有想到的是,他将主力布防于雁门关,日军却选择了另一条路线,令阎锡山顿时措手不及。
另一路日军正是此前板垣征四郎中将率领的第五师团。1937 年 9 月 4 日,日本华北方面军决定由香月清司指挥第一军南下进攻保定,同时命令宣化一带的板垣征四郎率部进攻阳原、蔚县、涞源,继而与第一军合围保定的国军主力。9 月 6 日,板垣征四郎率部从宣化出发,兵锋直指阳原。驻守阳原的国军见日军来势汹汹,未做抵抗便弃城而逃。9 月 9 日,板垣征四郎抵达阳原,兵不血刃就拿下了城池,阳原沦陷。随后板垣征四郎挥兵进攻蔚县,于 9 月 11 日抵达蔚县。察哈尔省主席刘汝明下令蔚县守军后撤,蔚县沦陷,至此察哈尔省全境落入敌手。
9 月 12 日,板垣征四郎转兵西进,进攻广灵,同时命令阳原的第二十一旅团从北面南下,迂回攻击广灵。负责防守广灵的是中央军汤恩伯部,汤恩伯命令高桂滋第十七军布防于火烧岭一带,刘奉滨第七十二师布防于暖泉镇,李仙洲第二十一师布防于洗马庄一带。板垣征四郎兵分三路,以步兵第二十一联队从正面进攻暖泉镇,另以一部兵马进攻广灵北面的火烧岭一带,一部从南侧迂回迂回攻击广灵。广灵之战就此爆发,一方是携南口大战之余威的汤恩伯,一方是急于报南口之仇的板垣征四郎。双方血战两天,战至 13 日下午 7 时,第七十二师阵地被突破,晚上 10 时,汤恩伯下令全军撤出广灵,次日,日军占领广灵。随后板垣征四郎又指挥部队继续推进,占领涞源后,兵锋直指灵丘。
李宏回忆着历史,思考着部队接下来的行动。如今晋北抗日支队刚刚成立,大量新兵的加入使得整体战斗力不升反降,因此李宏首先要做的就是让新兵们尽快形成战斗力。按照历史发展,接下来中日双方大战的核心就是平型关,李宏不想错过这场大战。但是李宏心里也不愿周边的农村,他心里想效仿历史上的八路军,在这里建立起一个抗日根据地来。这样一来,李宏就要分兵,必须留下人来经营这里,可是部队本就兵力不足,李宏感到很为难。
晚上,李宏再次召集罗大山几人,开始商量部队接下来的行动。
李宏率先开口:“诸位,天镇、阳高已经失守,这里已经成为敌占区,你们都说说,我们接下来该何去何从?”
罗大山说道:“我对山西了解的不多,肯定不如你们几个本地人,想我没有什么要说的。”
吴青沉思片刻之后,说道:“连长,天镇这里虽然有不少山坡丘陵,但是这里距离铁路太近,鬼子可以很快对我们发动进攻,我不赞成在这里长期发展。我觉得我们可以向西南转进,进入恒山山脉,在那里建立我们的老巢,凭借那里的险峻地形,即使鬼子重兵进攻,我们也能和他们周旋下去。”
徐志清听后,说道:“老吴,我不太赞成你的想法。恒山虽然地形险峻,但是那里交通不便且人烟稀少,我们如果在那里扎根,那么鬼子要是从四面封锁,隔绝我们和周围百姓的联系,我们这些人吃什么喝什么?我们的兵员又从哪里来?恒山可以作为小部队打游击战的地盘,却无法支撑大部队的发展。”
吴青却说:“眼下我们不就是一支小部队吗?恒山作为我们前期发展的地盘,绝对是利大于弊。”
徐志清反驳道:“可我们部队的规模是在不断扩大的,到那时又该怎么办?”
吴青和徐志清二人你一言我一语的互相争论起来,一时之间谁也说服不了谁。
等到二人争论停歇后,李宏把目光看向了刘小伟和罗广文,问道:“刘排长、罗排长,你们两个有什么想法?”
刘小伟心里对于这些根本没有什么思绪,于是说:“连长,我没有什么想法,你了解我,我脑子里就会打仗,这种活我根本想不出什么。”
罗广文倒是有一些想法,说:“连长,我觉得吴排长和徐排长二人的话都有道理,吴排长的提议适合当下,却不适合长期发展,徐排长的意思是想找一个适合长期发展的地方。但是就目前来看,鬼子和阎长官正打得如火如荼,战场局势千变万化,谁也不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这种情况下想要找到一个适合长期发展的地盘很难,因此我偏向吴排长的想法,暂时先把恒山作为我们的地盘发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