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两夜后,列车即将到达平城站。
早就坐麻了的旅客陆续起身,有的在座位上伸个懒腰活动活动筋骨,有的把行李架上的行李提前拿下来,放在自己座位上或是脚边。
“谢姎?谢姎你咋了?”
见谢姎上了个厕所回来,突然小脸惨白、嘴唇失去了血色、额头还冒着细密汗珠。
还没走到座位,就身子一栽,晕了过去。
杨桃花几个虽然总嫌她性格木讷不知变通,私底下经常拿她当谈资,但看到她晕倒,大家还是很慌乱。
毕竟是老乡,尤其是杨桃花,南下前还收了周茹一斤苹果,再不待见谢姎也总要装装样子,于是扯着嗓子高声喊:
“列车员!列车员!这里有人晕倒了!”
巡视车厢的列车员很快带着隔壁车厢一名热心的老中医乘客挤了过来,手里还端着一杯温热的红糖水。
大概也是有了经验,每次列车上有人晕倒,十次里有八次能被红糖水唤醒。
这次也一样,谢姎被喂了几口红糖水,就悠悠睁开了眼。
不过看上去依然十分虚弱,有气无力地问:“我怎么了?”
“你怎么了?你晕倒了!都快到站了,马上要下火车了,你居然晕倒了,真是的……”
“好了桃花!又不是谢姎想晕倒,没听医生说吗?她低血糖了。”
她们当中的老大姐姚美芳打断了杨桃花的抱怨。
年迈的老中医温声说道:“小姑娘一看就是长期缺乏营养,造成体内糖分储存不足,造成晕厥,这是低血糖的一种临床表现。不过也不排除其他可能,最好去医院看看,别不当回事。”
“谢谢医生。”
谢姎朝老中医点点头,伸手从背包里摸了摸,脸色赧然:“我没东西可以表示感谢……”
“举手之劳,不必客气。”
老中医笑容温和,走之前一再叮嘱她尽快去医院做个详细检查。
“你的身体太虚弱了,现在还年轻可能看不出来,等年纪大了会诱发很多疾病,早点去医院看看,该治治该补补,别讳疾忌医。”
谢姎乖巧地点点头。
火车终于到站,大家仿佛历劫归来,欢呼一声,争先恐后地拿上行李往车门挤。
谢姎感觉自己不用动就能被人流推着往出口走。
终于踩到了地面,呼吸到了新鲜空气。
姚美芳等同行的人全都下车后,就带头准备去公交站。
县城到河湾村还要坐半小时公交、四十分钟中巴、十五分钟三蹦子,不抓紧点,天都黑了。
“没人要去厕所吧?快点快点!错过了中巴,还得浪费钱在镇上住一宿!”
“知道了美芳姐!”
“美芳姐,我们肯定听你的!”
回到家乡的县城,大家的心情都好了许多,嘻嘻哈哈地表态。
轮到谢姎,她慢悠悠地道:“我要先去医院。”
“……”
杨桃花没好气地白她一眼:“就你金贵!晕一下就要去医院。”
谢姎眨眨眼:“我不舒服。”
“火车上那老中医不是已经帮你看过了,犯得着现在就去医院?回了家再去不行啊?”
“我不舒服。”谢姎只回答这一句。
大家都被她磨得没脾气了,转头看向姚美芳,让她拿主意。
“谢姎,你身体不舒服,想去医院我们不拦着,但我们恐怕没法陪你去。”
李美芳苦笑着指指大包小包的行李:
“这么多行李,去医院实在不方便。”
最不方便的自然是怕耽误时间赶中巴。
谢姎并没打算让她们陪同,表示理解地点点头:“我就是跟你们说一声,我先去医院做个检查,晚点再回家。麻烦你们帮忙给我妈捎个口信。”
“这个没问题。”姚美芳一口应允,“那你自己小心点。”
“好。”谢姎应了一声。
一行人出了火车站,自动分成了两路:
姚美芳九人扛着行李去公交站坐车。
谢姎独自一人背着双肩包、提着装有周茹指定年货的编织袋,反方向而行,去了县医院。
“她一个人去没问题吗?”
有人回头看了眼谢姎的背影,觉得她很可怜。
杨桃花哼了句:“那你陪她去?到时候她人一晕,还得你出钱出力。”
“……算了,我这么多行李,提得手都快断了,哪有力气再绕去医院。”
“我们去了也帮不上忙,还是早点回村告诉她妈吧。真有什么事,也是她家里人过来比较好。”
“对对对!回去就告诉她妈。”
“桃花,你家离得近,路过时记得告诉她妈一声。”
“知道了……”
……
谢姎一路打听到平城最大最正规的医院——县人民医院。
正好,马路对面就有一家由八十年代以前的招待所改建的宾馆。
医院附近的旅馆、宾馆价格不用说,肯定是当地偏贵的。
仅只有一张一米窄床和一口床头柜的单人间都要价三十元一晚。
一米五的大床房因为多了个独立洗浴间,竟然要八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