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虽可以避免,但王小天深知,护国军历经无数艰难险阻,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绝不能空手而归。于是,他开始向沙俄政府提出一系列严苛的要求。
王小天坐在指挥部的高位上,神情冷峻而坚定。他目光如炬,直视着沙俄使者,毫不留情地开口道:“沙俄政府必须支付巨额的战争赔款!这是你们对我护国军造成巨大损失的补偿。我要求你们赔付黄金千万两,白银亿万两,还有大量的物资,包括粮食、武器装备等。如果你们不能达到我的这个要求,那我不惜与各国开战,也要坚决扞卫护国军的应得利益!”
沙俄使者听闻此言,脸色顿时变得极为难看。他们深知这一要求对于已经千疮百孔的沙俄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但此时的沙俄,境内局势一片混乱,内乱尚未平息,实在是没有能力再与王小天的护国军继续开战。
与此同时,欧洲各国也在密切关注着这场谈判。他们虽然之前表示要支持沙俄,但面对王小天如此强硬的态度和护国军的强大实力,他们也不敢轻易卷入一场新的战争。毕竟,护国军的180万大军可不是吃素的,而且各国目前也还没有做好与护国军全面开战的充分准备。
在经过漫长而艰难的谈判过程后,各方终于达成了妥协。在欧洲各国的担保下,王小天做出了让步,同意让军队撤出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
沙俄政府在权衡利弊之后,也不得不接受了王小天的条件。他们无奈地将库页岛交给了王小天接管。库页岛,这片曾经被沙俄非法占领的中国领土,终于又重新回到了中国的怀抱。
当护国军的旗帜在库页岛上飘扬的那一刻,王小天站在码头上,望着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心中感慨万千。
“这是我们护国军的胜利,也是中国人民的胜利!”王小天大声说道,他的声音在海风中回荡,激励着每一位战士。
护国军的战士们欢呼雀跃,他们为能够收复祖国的领土而感到无比自豪。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王小天开始着手对库页岛进行管理和建设。
他派遣了一批有经验的官员和技术人员前往库页岛,帮助当地百姓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同时,他还加强了对库页岛的防御,以防沙俄和其他势力再次染指这片土地。
在库页岛上,护国军积极推行各项改革措施。他们鼓励百姓开垦荒地,种植粮食;兴修水利,改善灌溉条件;开办工厂,发展工业。在护国军的努力下,库页岛的经济逐渐复苏,百姓们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
然而,王小天并没有因此而放松警惕。他知道,虽然沙俄政府暂时接受了这些条件,但他们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利益。而且,欧洲各国也在暗中关注着这一切,随时可能寻找机会插手。
为了巩固护国军在库页岛的统治,王小天加强了与当地百姓的合作。他与当地的部落首领和有影响力的人物进行沟通,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同时,他还积极宣传护国军的理念和政策,让当地百姓了解护国军的宗旨是为了保卫祖国,维护和平。
在外交方面,王小天也与各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向欧洲各国表明自己的立场,强调护国军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无意挑起战争。同时,他也警告各国不要干涉中国内政,否则将采取强硬措施。
随着时间的推移,库页岛在护国军的治理下逐渐繁荣起来。百姓们安居乐业,经济发展蒸蒸日上。而护国军也在库页岛上站稳了脚跟,成为了这片土地上的守护者。
战争终于落下帷幕,硝烟散去,大地逐渐恢复平静。王小天站在指挥部的高处,望着远方,心中思绪万千。这场战争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也让护国军元气大伤,尤其是那180万的大军,在长期的战争消耗下,无论是物资补给还是人员管理,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经过深思熟虑,王小天决定实施精兵简政的政策。他深知,对于目前的护国军来说,180万的军队规模实在过于庞大,不仅消耗着大量的资源,而且在管理和指挥上也存在着诸多困难。
于是,王小天下令召开了一次重要的军事会议,召集了所有的将领和高级军官。在会议上,他神情严肃地说道:“同志们,战争已经结束,我们现在面临着新的挑战和任务。为了更好地发展护国军,提高我们的战斗力,我决定对军队进行精简。我们将只保留80万精锐部队,其余的军队将安排到地方,或者复员回家。”
将领们听了王小天的决定后,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明白,这一决策对于护国军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一位资深将领站出来说道:“司令,您的决定非常英明。现在我们的物资储备有限,人员管理也存在一定的难度。精简军队不仅可以减轻我们的负担,还能提高军队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
另一位将领也接着说道:“是啊,司令。我们可以将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兵安排到地方,协助地方政府进行建设和管理,他们丰富的战斗经验和军事素养将对地方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而那些年轻的士兵,如果愿意复员回家,我们也可以给予他们一定的安置和补偿,让他们能够安心地回归家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