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都舍不得跟孩子分开
时光悄然流逝,在经历了一番波折之后,接下来的日子里,百香谷又迎来了半个月宁静祥和的美好时光。谷中依旧是那般的悠然惬意,微风轻轻拂过,带起山间花草的淡淡清香,仿佛是大自然在温柔地诉说着岁月的静好。鸟儿在枝头欢快地啼叫着,它们灵动的歌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美妙的自然乐章。
那些之前受伤的人们,在欧阳自得和谷中弟子们悉心的照料下,身体状况都有了极大的改善。大多数伤员的伤势都已经好得差不多了,伤口已经愈合,他们的脸上也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红润与活力。即便是李崇浩和杨逸这两个当初伤得最为严重的伤员,也已经可以在谷中缓缓地行走了。
李崇浩每一步都走得沉稳而坚定,虽然身体还有些虚弱,但他的眼神中却透露出一股不屈的坚毅。杨逸则微微挺直了腰板,努力让自己的步伐显得更加稳健,他的嘴角偶尔会露出一丝淡淡的微笑,那是对自己逐渐康复的欣慰。
他们满心欢喜地开始为启程回长安做着准备,想象着回到长安后与亲人朋友相聚的场景,心中满是期待。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喜欢在人们满心欢喜的时候泼上一盆冷水。就在他们憧憬着未来的时候,一匹快马风驰电掣般地冲进了百香谷,马上的信使一路疾驰,带来了长安给李崇浩的一封加急信件。
信使满脸疲惫却又神色匆匆地将信件交到李崇浩手中,信件的封蜡还带着一丝温热,显然是刚刚才封好便马不停蹄地送了过来。李崇浩接过信件,眉头微微一皱,心中隐隐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他急忙拆开信件,快速地浏览着信中的内容。
信中言辞急切地称北定王发动了叛乱,其叛军如狼似虎,一路势如破竹,已经攻到了长安城外三百里的地方。长安城中局势危急,将士们虽然拼死抵抗,但面对叛军的凶猛攻势,也渐渐有些力不从心。信中希望李崇浩能够想办法增援,并且说服定康王与其一同前往长安,与城中的守城将士里应外合,一举歼灭北定王的叛军,拯救长安于水火之中。
李崇浩看完信后,不禁苦笑一声,无奈地叹了口气。他心中暗自思忖,皇兄既然知道他之前被劫,如今正在百香谷养伤,却还是派了这十万火急的任务给他,可见皇兄如今是真的无人可用了,长安的局势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地步。
当下,李崇浩便急忙找到杨逸,将信件的内容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并且与他商量,希望他能跟自己一同前去说服定康王前去平定叛乱。李崇浩言辞恳切地说道:“杨兄弟,如今长安局势危急,北定王叛乱,若不及时平定,后果不堪设想。我想请你跟我同去说服定康王,只要我们能够成功说服他,里应外合,必定能够将叛军一举歼灭。而且,事成之后,我定会为你请功,让皇上赐封官位都不在话下。”
震威镖局自从在洪大老爷的引荐下,结识了李崇浩这尊大财神后,可谓是迎来了事业的春天。李崇浩的生意遍及大江南北,他为人豪爽大方,出手阔绰,在他的支持下,震威镖局的生意日益兴隆,声名远扬。杨逸也因为与李崇浩的频繁交往,早已跟他成为了至交好友。
杨逸听完李崇浩的话后,毫不犹豫地说道:“能为九爷尽力,兄弟自当万死不辞。至于入朝为官嘛,就不必了。我只是出于兄弟情义帮九爷的忙而已,跟朝廷和皇上无关。我只希望能够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九爷度过难关。”
李崇浩听了杨逸的话,心中十分感动,他轻轻拍拍杨逸的肩膀,说道:“好,好兄弟!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那我们明日就动身,如何?”
杨逸坚定地点了点头,说道:“没问题,九爷,我这就回去安排。”说完,杨逸立即返回自己房中,他的脚步匆匆,脸上满是严肃和急切。回到房后,他立刻吩咐下去,让大家收拾好行李,明日就离开百香谷,踏上前往说服定康王的征程。镖局的镖师们听到这个消息后,赶紧迅速行动起来,各自忙碌着收拾行李,准备跟随杨逸一同出发。
李崇浩那边,此刻正正愁眉紧锁,为妻儿的去留问题而犯难。他站在庭院之中,望着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峰,心中思绪万千。此去长安,路途遥远且艰险异常,各方势力盘根错节,打一仗是必不可少的了,每一步都充满了未知的危险。
他深知自己这一去,不仅要面对战场上的刀光剑影,还要周旋于复杂的政治斗争之中。他有心将胡小姐和儿子留在这风景如画、宁静祥和的百香谷,打算等长安的局势彻底稳定下来,百姓们能够安居乐业,社会恢复往日的秩序之后,再来风风光光地接他们回去。他想着,在百香谷中,有欧阳自得和肖瑶等人的照拂,妻儿定能衣食无忧,安然度日。
然而,胡小姐却有自己的想法。她每日都守在李崇浩的身边,看着他虽然强撑着精神,但身体还未完全痊愈,脸色依旧有些苍白,心中满是担忧。当她得知李崇浩要去领兵打仗时,心疼不已,生怕他在战场上无人照顾,不能好好调养身体,旧疾复发。她坚决地对李崇浩说道:“王爷,您如今身体尚未康复,身边怎能无人照料?我定要跟在您身边,为您端茶送药,如此我才能安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