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
6、七月
注释:
1、豳(bin宾音):国名,在今陕西邠县。《七月》为《豳风》中的一篇。
2、七月:指夏历的七月。周历比夏历早两个月。本诗中所说的“月”都用夏历,说“日”的都用周历。
流:下降。火:大火星,又称心宿,这星每年夏历五月黄昏,出现在南方,方向最正,位置最高;六月以后,就开始偏西下降,所以说“流”。
3、授衣:把裁制冬衣的工作交给妇女去做。
4、一之日:周历的正月,即夏历的十一月。
觱发(bibo必、拨音):形容寒风的象声词,(北风呼呼叫)。
5、栗烈:凛冽,空气寒冷。
6、“无衣”两句:褐:粗毛布,引申为粗布衣服。
卒岁:终年,犹言过冬或过年。这里的“岁”是指夏历的“年”,因为周历的“二之日”末尾,就是夏历的过年时候。
这两句说,没有衣服,怎么过冬呢?
7、于耜(si似音):修理农具;
于:为,指修理;
耜:耒(lei垒音)耜,即今说的犁耙。
8、举趾:举足下田,开始耕种。
9、“同我”两句,同:带同,动词。我:家长自称。
妇子:女人和孩子。饁(ye叶音):送饭。南田:泛指田地。
这两句说:带同我的老婆和孩子到田里送饭。
10、田畯(jun俊音):也叫农正或田大夫,是奴隶主贵族派来田间监督奴隶劳动的田官。
至:到(田间)。
这句说:田官来到田间,心中很喜欢。
11、载:开始。阳:暖和。
这句说:春天来到,天气开始暖和了。
12、有:词头。仓庚:黄莺,黄鹂。
13、懿(yi议音):筐,深筐。
14、遵:循,顺着······走。微行:小路。
这句说:顺着那条小路走(指田间的小路)。
15、爰:于是,在这里。求:寻求。
柔桑:嫩桑叶。
这句说:在这里采柔嫩的桑叶。
16、迟迟:缓慢的样子,这里指春天昼长。
17、蘩(fan凡音):白蒿。煮白蒿叶汁滋润蚕子,容易孵化。祁祁:众多。
这句说:采的白蒿很多。
18、“女心”两句,殆:将。及:与。
这两句说:采桑女子心里悲伤,将要被贵族公子抢去。
19、萑(huan环音):幼小时叫“蒹”,长成后称“萑”。是荻的别名,苇的一种;
萑苇:用如动词,指收割萑苇。
这句说:八月收割萑苇,(以备明春做蚕箔)。
20、蚕月:指夏历三月,是开始养蚕的月份。
条桑:修剪桑枝;条:用如动词。
21、斨(qiang 枪音):方孔的斧头。
22、“以伐”句:砍去长而高起的枝条。
23、“猗彼”句,猗(yi衣音):拉着。女桑:柔桑。
这句说:攀着桑枝来采嫩叶。
24、鴂(jue决音):鸟名,又叫伯劳。
25、载绩:开始纺绩。
26、载:语气词。玄:黑红色;
玄、黄:把丝麻染成玄色和黄色。
27、“我朱”两句,朱:大红。孔:很。阳:色彩鲜艳。
这两句说:那红的最鲜艳,给贵族公子做衣裳。
28、秀:植物结子。
葽(yao腰音):植物名,即远志(一种草药)。
29、蜩(tiao条音):蝉;鸣蜩:蝉叫了。
30、其:句中的语气词。获:收割庄稼。
31、陨:落。萚(tuo拓音):落叶。
陨萚:指草木凋落。
32、于:取,猎取。
貉:像狐狸样的一种兽。
33、同:会和,田猎之前,聚合众人。
34、缵(zuan纂音):继续。
武功:指练武,学习打田猎的事。
“于貉”三句是指私猎(小规模的个别行动),“其同”四句则指大猎(大规模的集体行动)。
35、“言私”两句,言:动词词头。私:指猎者私人占有。
豵(zong宗音):一岁的小猪,这里泛指小野兽。豜(jian坚音):三岁的大野猪,这里泛指大野兽。
公:公家,指奴隶主。
这两句说:小兽归猎者私有,大兽献给公家。
36、斯螽(zhong终音):虫名,蝗类。
动股:弹腿发声。
37、莎(suo梭音)鸡:虫名,即纺织娘。
振羽:振翅发声。
38、“七月”四句:主语都是蟋蟀,前三句省略。
野:田野。宇:檐下。户:门口。
这四句的意思是说:蟋蟀的鸣声,自远而近,来表示天气逐渐寒冷。
39、“穹(quong穷音)窒(zhi至音)”两句,穹:穷尽。窒:堵塞。向:向北的窗子。墐(jin仅音)用泥涂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