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上午十点,上海默势基金技术部,空调出风口的冷风将温度维持在18℃,但陈默仍感到后颈潮热,仿佛有一团火在脊椎末端燃烧。他盯着中国波指(iVIX)走势图,数值从一周前的25跌至12,曲线陡峭如冬季的断崖,每一个像素点的跳动都像一把小锤敲击着他的太阳穴。“怎么回事?”他的手指叩击桌面,原油钻头袖扣刮过胡桃木桌面,留下一道细微的白色痕迹,如同资本市场不经意间留下的伤痕。
产品设计总监林浩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光遮住眼底的焦虑,白衬衫的第二颗纽扣已经崩开,露出锁骨处的红色胎记——那是他压力过大时会泛红的生理特征。“美联储凌晨宣布加息75个基点,”他的声音带着颤抖,“美元指数突破105,北向资金单日净流出120亿,A股波动率指数(iVIX)创下2017年以来新低,现在是11.8,而且还在加速下跌。”他调出雪球产品的对冲模型,27块屏幕同时弹出红色警告弹窗,如同一片血海,“蒙特卡洛模拟失效,股指期货基差扩大至200点,按照当前7亿的雪球持仓规模,保证金缺口达1.2亿,相当于我们净资产的15%。”
陈默转向财务总监张伟,后者正在快速翻阅纸质报表,领带歪斜地挂在脖子上,露出衬衫第三颗纽扣。“流动性还有多少?”陈默的声音低沉,每个字都像是从牙缝中挤出来的。
“扣除伞形信托的垫付资金和母基金的托管冻结,”张伟的指尖划过“客户赎回准备金”栏目,报表边缘因反复翻阅而毛边,“可用资金仅剩8000万,而单日亏损预计是8000万的6倍——4.8亿。”他的手指停在“现金及等价物”栏,数值在灯光下刺目。
“启动应急方案,”陈默咬了咬后槽牙,臼齿与牙龈碰撞发出轻响,他能感受到口腔内的血腥味,“把茅台的长线持仓质押,向券商申请3亿融资额度。”他忽略了屏幕角落的风险提示:“单一股票质押率超过60%可能触发强制平仓”,那行字在红色背景下显得格外刺眼。
林浩插话,声音带着技术人员的执拗:“陈总,质押核心资产会暴露我们的底牌,对手盘可能利用这一点集中攻击茅台股价,引发连锁反应。”
“现在不是犹豫的时候!”陈默打断道,袖扣在灯光下闪过冷光,“通知法务,用开曼账户的股权作为补充质押物,确保融资额度在中午前到账。”他的语气不容置疑,却在转身时看到自己映在屏幕上的倒影——眉头深锁,眼神中布满血丝。
中午十二点,交易室的氛围如同停尸间,只有彭博终端的实时数据跳动声打破寂静。技术总监李强指着屏幕,A50期货的空单增仓数据如红色箭头般刺目:“对手盘在新加坡交易所增仓A50期货空单,持仓量突破1万手,目标直指中证500指数4600点——正好是我们雪球产品的敲入线。”他调出资金流向图,某量化私募的离岸账户通过VIE架构转移5亿美元,路径涉及BVI和开曼群岛的三层壳公司,“他们通过去中心化交易所完成USDT兑换,资金痕迹几乎不可追溯。”
“他们想利用波动率坍塌击穿敲入线,”陈默摸出《韭菜忏悔录》,“永不杠杆”的字迹被手心的汗水洇开,十年前原油期货爆仓时的绝望突然涌来,“量化私募的算法会捕捉到我们的对冲缺口,用冰山订单分批砸盘,直到触发我们的强平线。”
他拨通周远山的电话,却在接通前挂断——屏幕上弹出量化团队的秘密报告:“雪球产品每日隐性亏损达管理规模的0.7%,累计未报亏损4200万,主要来自期权对冲成本激增。若继续隐瞒,下周亏损将突破1亿。”
李强低声提醒:“陈总,按照合规要求,亏损超过5%必须披露。如果现在启动‘止损开关’,清算雪球产品,虽然损失惨重,但至少能保住公司...”
“现在披露会引发赎回潮,”陈默转动袖扣,金属部件在阳光下投下菱形阴影,遮住了报告中“立即止损”的建议,“客户一旦知道真相,7亿规模的雪球产品会引发挤兑,我们的资金链将彻底断裂。按第一方案执行:加快‘金盾雪球2号’的发行节奏,用新资金填补漏洞。”他忽略了张伟欲言又止的神情,以及林浩在模型文件中添加的批注:“波动率均值回归概率低于15%,二次发行将导致风险指数呈指数级上升”。
下午三点,中证500指数收盘跌1.2%,中国波指继续下探至10.5,交易室的空气仿佛凝固。陈默看着量化团队提交的《风险处置建议》,“隐瞒亏损,继续发行新产品摊薄风险”的方案用红笔圈出,另一条“立即止损,清算雪球产品”的建议被咖啡渍污染,形成不规则的褐色斑块。
“陈总,”张伟终于开口,声音带着财务人员的保守,“茅台的质押率已经达到65%,券商风控部要求今天收盘前追加5000万保证金,否则将启动强制平仓流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