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正在分析血刃留下的程序代码,这些错综复杂的算法里藏着控制系统的致命弱点。
"有发现。"技术专家指着屏幕,"这些代码结构很特别。表面看是在访问数据库,实际是在建立某种神经网络模型。"
确实,血刃的程序远比想象的复杂。他不只是在寻找实验记录,更是在试图重现实验品的大脑结构。每段代码都对应着神经系统的某个关键节点。
"聪明。"周海说,"只有完全理解了大脑的工作原理,才能破解控制系统。"
但程序的实际运行结果却不太理想。模拟测试显示,解药的副作用确实很大。实验品在摆脱控制的过程中,会经历剧烈的神经风暴。
"这样下去会出人命的。"法医说。
"但我们别无选择。"周海调出早期实验的数据,"'金獒'对第一批实验品做了不可逆的改造。想让他们恢复正常,必须承受这种痛苦。"
就在讨论时,系统突然发出警报。有人正在远程入侵备份数据库,手法非常专业。
"又是血刃?"
"不。"周海分析入侵特征,"是另一批人。他们想截获血刃的程序。"
技术组立即展开反制。但对方显然早有准备,在防火墙上开了无数个后门。每堵上一个漏洞,马上就会出现新的入侵点。
"有意思。"周海说,"这些后门的设计很眼熟。跟赵北的风格很像。"
确实,入侵者使用的技术和赵北如出一辙。他们没有强行突破防线,而是通过数学模型寻找系统的薄弱点。每次入侵都经过精确计算,像是在下一盘错综复杂的棋。
"我明白了。"数学专家说,"他们在用量子计算破解防火墙。通过叠加态的特性,可以同时尝试多种入侵路径。"
这确实是赵北的特长。他的量子加密系统就是建立在这个原理上。而现在,有人正用同样的技术来入侵数据库。
"但他们的目标是什么?"
答案很快揭晓。对方并不急于窃取数据,反而在系统内部布置了大量探测程序。这些程序像蜘蛛网一样四处延伸,在搜索某种特定的信息模式。
"他们在追踪血刃。"周海说,"想通过数据流分析,找到他的位置。"
就在这时,一段加密通讯突然插入了网络。发件人显示是"导师",用的正是实验室的旧密码。
"是'金獒'。"周海立即识别出来,"他终于坐不住了。"
通讯内容很简短:" 背叛者,该付出代价了。"
话音未落,整个数据中心的系统都开始失控。所有设备疯狂运转,发出刺耳的噪音。那是经过特殊处理的声波,能触发神经毒素的效果。
"该死!"周海大喊,"他在远程激活实验品!"
果然,隔壁监护室的实验品立即发狂。他们疯狂攻击看守人员,试图逃离控制。
"启动隔离程序!"技术主管下令。但为时已晚,实验品已经突破了第一道防线。
更糟的是,"金獒"的攻击还在继续。他启动了某种自毁程序,要销毁所有实验记录。数据库开始崩溃,大量文件被删除。
"不能让他得逞!"周海开始紧急备份数据。但系统已经瘫痪,连最基本的操作都无法执行。
就在这时,一个意外的帮手出现了。血刃突然重新连接上系统,开始反击"金獒"的入侵。
"你们专心控制实验品。"他在通讯里说,"数据的事交给我。"
确实,血刃的黑客技术确实一流。他精确找到了自毁程序的漏洞,用特制的病毒进行阻断。同时还架设了虚拟服务器,把重要数据转移到安全区域。
但"金獒"显然比他想象的更难对付。这位昔日的导师展现出惊人的技术实力,不断调整攻击策略。双方你来我往,展开了激烈的代码战。
"有意思。"周海一边控制实验品,一边观察这场对决。两人的编程风格截然不同,却都显示出极高的造诣。
血刃更擅长隐秘渗透,通过巧妙的程序设计,在系统中开辟秘密通道。而"金獒"则偏重数学计算,用严密的逻辑寻找对手的破绽。
就在技术组全力应对时,周海突然发现了异常:"等等,你们看这个......"
他指着数据流分析图。在混乱的信号中,隐约能看到某种规律。无论是"金獒"的攻击,还是血刃的反制,都遵循着相似的模式。
"这是......"数学专家仔细研究,"神经网络的数学模型?"
"对。"周海说,"他们都在用人脑的工作原理来设计程序。这种编程方式,正是实验室的特色。"
确实,早期实验就是围绕这个理论展开的。通过研究大脑的数学模型,他们开发出了控制系统。而现在,师生二人正用同样的原理进行对抗。
就在这时,血刃突然发来警告:"小心!他要启动备用程序了!"
果然,"金獒"的攻击突然改变了方向。他不再执着于销毁数据,而是试图控制整个大楼的供电系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