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源有多重。"数据专家盯着监控屏说,"至少三个不同的发射点在同时工作。"
异常波形在屏幕上不断跳动。那些干扰信号经过精心设计,既能影响电子设备,又能触发神经芯片。更麻烦的是,它们还会不断改变频率,让追踪变得极其困难。
"有意思。"周海分析着波形,"这些信号的调制方式很特别,用的是我们从没见过的加密算法。"
技术组立即调出信号特征图。通过频谱分析可以看出,这些干扰并非随机产生,而是遵循着某种神经网络的运行规律。
"他在测试新的控制系统。"张琳说,"利用多个信号源同时工作,就能覆盖更大的区域。"
确实,这种分布式的信号网络让"金獒"能同时控制多个区域的实验品。而且信号之间会相互干涉、叠加,形成更复杂的控制模式。
"但每个信号源都需要量子计算的支持。"数据专家说,"这种运算量不是普通设备能承受的。"
"所以他们一定有专门的计算中心。"周海说,"只要找到这些中心的位置......"
技术组立即开始追踪。但对方显然早有准备,在信号传输路径上设置了无数陷阱。每个疑似的位置都可能是诱饵,稍不注意就会暴露自己。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探针传回了新的数据。那是一份设备清单,详细记录了控制系统用到的每种器材。
"看这些型号。"专家仔细研究着,"都是军工级的量子计算设备。而且功率特别大,需要专门的供电系统。"
"能追踪电力使用记录吗?"
"试试看。"技术组开始入侵电力系统的数据库。通过分析用电异常,他们很快锁定了几个可疑地点。
"有了。"数据专家指着地图,"这三个位置的用电量都远超正常水平。而且能源供应非常稳定,像是有备用系统。"
周海仔细研究着这些地点的分布。它们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每个角都位于地势较高的地方。这种布局显然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等等。"法医突然说,"你们看这些位置的地形......"
通过卫星图像可以看出,三个计算中心都建在山腹之中。这种地下结构不仅便于隐藏,更重要的是能提供天然的散热条件。
"有意思。"周海说,"他们是把整座山都改造成了散热器。通过特殊的通风系统,解决了量子计算机的温度问题。"
正说着,探针又传回了新的发现。在某个数据库的深处,藏着一份建筑设计图。那是个庞大的地下工程,将三个计算中心通过隧道连接起来。
"这不是普通的隧道。"技术专家分析说,"你们看这些光纤布线。他们用量子通信来同步各个计算中心的运算。"
确实,整个系统就像一台分布式的超级计算机。三个节点相互配合,共同构建出强大的控制网络。任何一个节点都能在必要时接管其他节点的工作。
就在分析图纸时,实验室的警报突然响起。有人正在反向追踪探针的信号,试图定位它的位置。
"有意思。"周海说,"看来我们找对地方了。"
但对方的反制水平确实很高。他们没有直接切断探针,而是开始植入虚假数据。这些数据经过巧妙伪装,很容易让人产生错误的判断。
"小心。"技术组说,"他们在用实验数据当烟雾弹。"
确实,对方上传了大量实验记录。从药物配方到手术过程,从设备参数到实验结果,每个细节都看似真实。但经过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些数据都是某个特定时期的备份。
"他们想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到过去。"张琳说。
"因为现在的实验已经升级了。"周海说,"那些老数据已经没有参考价值。"
就在这时,三个计算中心突然同时出现异常。它们的运算负载开始剧烈波动,像是在进行某种协同运算。
"有情况。"数据专家说,"这种运算模式......"
通过负载曲线可以看出,三个节点正在构建一个庞大的神经网络模型。这个模型异常复杂,似乎想要模拟整个人类大脑的工作机制。
"他们疯了。"专家说,"这种运算量就算是量子计算机也承受不了。除非......"
话没说完,系统突然收到了一条加密消息。发件人显示是"幽灵",但编码方式跟以前完全不同。
"这不是他。"周海立即判断出来,"是'金獒'在用他的ID。"
解密后的内容证实了这一点:"你们以为躲在暗处就安全了吗?可惜,现在轮到我来寻找你们了。"
话音未落,实验室的设备开始失控。所有显示屏都被一段视频占据,画面中是金三角基地的实验现场。
"看看这个。"视频中传来"金獒"的声音,"这才是真正的进化。"
镜头对准了一个巨大的培养仓。在蓝色的营养液中,漂浮着无数被改造的人体。他们身上插满了管线,大脑部位闪烁着诡异的光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