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独立军的战略部署已初步就绪,各部队如棋子般在战局的棋盘上各就各位,肩负着不同的使命。
第一师的士兵们正向着紫金山一带疾驰,风在耳边呼啸,尘土在车轮下飞扬。紫金山局势岌岌可危,那是关乎整个战局的战略要地,每一名士兵都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与危险。他们的脸上虽有疲惫,但眼神中却透着无畏的勇气,步伐坚定而沉稳,仿佛在向那残酷的战争宣告,他们绝不退缩,定要守护好这片土地。
第三师驻守在淳化镇一带,宛如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屏障,横亘在日军进犯的道路上。士兵们时刻保持着高度警惕,目光如鹰般扫视着四周,不放过敌人的任何一丝动静。他们如同忠诚的卫士,守护着淳化镇的安宁,让这片土地在战火中依然保有一丝生机。
第二师分散于牛首山、将军山以及板桥镇一带,这些地方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如同钉子一般牢牢地钉在阵地上,构建起一道道牢不可破的防线。与敌人的殊死搏斗中,他们的呐喊声响彻云霄,那是对侵略者的愤怒,也是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
而第四炮兵师,此刻还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实战演练。
战场上,炮声隆隆,硝烟弥漫。
士兵们日夜苦练,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却从未有过一丝懈怠。他们不断提升着自己的技能,只为在战场上,能够如猛虎般迅猛出击,发挥出最大的威力,给敌人以沉重而致命的打击。
经过一系列紧张而有序的征兵行动,独立军的全军总兵力已壮大至六万多人。这些士兵大多来自民间,曾经他们或是朴实的农民,或是辛勤的工人,从未经历过战火的洗礼。
然而,战争的残酷将他们逼上了前线,在这血与火的考验中,他们迅速成长。林业坚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曾经的普通人,会成为合格的战士,成为保卫国家和民族的中流砥柱,为了那崇高的理想,奋勇杀敌。
在某一处硝烟弥漫的阵地上,一名老兵班长满脸怒容,双眼瞪得如同铜铃一般,对着身边的新兵们大声咆哮:“他奶奶的,你蹲在这拉屎呢,给老子爬起来开枪!”那声音如同一道炸雷,在阵地上空回荡,震得人耳鼓生疼。
看着有些新兵动作迟缓,畏缩不前,他心中的怒火如同被浇了汽油一般熊熊燃烧,再也按捺不住,直接对那些不听指挥的新兵拳打脚踢。
在这残酷的战场上,每一秒都关乎生死,容不得一丝一毫的懈怠。他深知,只有用这种看似严厉甚至有些粗暴的方式,才能让这些新兵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战斗的节奏,成为一名合格的战士。
人总是在绝境中才能激发出无限的潜能,果然,在老兵班长“特殊”的教导下,一名原本胆小怯懦、畏缩不前的新兵,终于鼓起了勇气,扣动了扳机,打出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发子弹。紧接着,第二发、第三发子弹也呼啸着飞向敌人。
当八发子弹打完后,他顾不上心中的紧张与恐惧,又开始认真地学习装填子弹的技巧。尽管每分钟消耗的子弹数量多得惊人,如同流水一般,但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为了让新兵们能够快速形成战斗力,也只能采取这样的方式。
毕竟,在战争中,时间就是生命,只有让他们尽快掌握战斗技能,才能在战场上生存下来,才能更好地打击敌人。
在湖熟,独立军与精锐的鬼子师团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激烈争夺战。战场上,炮火纷飞,硝烟弥漫,遮天蔽日。
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阵地在战火中多次易主,每一寸土地都被鲜血浸染。孟潭、龙潭方面的友军,在得到独立军支援的M1加兰德步枪后,火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那一声声清脆的枪响,如同死神的召唤,让敌人闻风丧胆。
同时,还有迫击炮的支援,炮弹如雨点般落在敌人的阵地上,炸得敌人鬼哭狼嚎。甚至在一些关键的要地,从将军山拉来了数百门88反一切炮进行安置。这些威力巨大的火炮,如同沉睡的巨兽,一旦被唤醒,便会发出震撼天地的怒吼,成为了抵御日军进攻的坚实盾牌。
在雨花台、河定桥、金陵城防、板桥镇、浦口、淳化镇、乌龙山、紫金山,甚至是孟塘等各个战略要地,都部署了十几门各种火炮。这些火炮整齐地排列着,如同忠诚的卫士,静静地等待着敌人的到来。
它们时刻准备着,用那强大的火力,给予敌人致命的打击。而金陵城内的百姓,在林业看似“强硬”的组织下,只要是还能行动的,哪怕是年幼的孩童,都被动员了起来。将近十多万民夫,他们肩扛手提着弹药物资,不辞辛劳,冒着生命危险,穿梭在枪林弹雨之中,为前线的战士们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
他们的身影,虽然疲惫,但却无比坚定,因为他们知道,只有齐心协力,才能保卫自己的家园,才能让这场战争早日结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