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逍这边还在心猿意马想要还俗,由梁焘他们吹起的风却很快再一次改变了江湖,只不过这一次主动出击的是少林
中元节过后,李逍就收到了慧增的消息,把之前收集到的所有的滞留在少室山下的外门弟子的信息都给汇总一下,具体的用途就是报给玄印大师,用来在杭州买度牒,显然玄慈方丈最终也是同意了玄印的方案。
慧增还很贴心的暗示自己,可以把自己也写进去,李逍心中则是只想骂娘。要是真把自己加上去了,以后行走江湖岂不是要以和尚的身份了?李逍心中自是一万个不乐意的,最终提交的名单也是没有自己的。
但是有些事情终究是躲不掉的,李逍不知道的是,在杭州的不仅有玄印大师,还有自己的好师父玄生大师。玄生大师一开始出寺其实是去河北处理少林外门弟子之间的纠纷的,但是还没有返程就被玄印求着去杭州。
原因无他,这一辈的少林众僧中就数玄生的文学成就最佳,以前和王安石以及苏轼也是有过一些交集的,少林寺当前求到了苏学士,自然要充分使用这些关系。
于是乎,七月初七乞巧节这天,玄生大师终究是来到了杭州见到了苏轼,两人在西湖边的灵隐寺中相谈甚欢,苏学士也是十分喜欢这个既精通佛理又有着不浅的文学修养的僧人,当即邀请玄生大师一起在八月十五,钱塘江观潮。玄生大师本来还有些踌躇,但是这边玄印却一口答应了下来,无奈之下玄生大师也只能在灵隐寺中借住到八月。
这一住自然是等来了李逍他们提上来的度牒的人员名单,原本这些名单有些谁,玄生大师本是不清楚的。但是玄印大师为了避免苏学士爽约,非要当着玄生大师的面让苏学士亲自敲定了这一中的人员名单,这一下子玄生大师发现了李逍并不在名单之中。
玄生大师心想,这刘挚尚在朝中执政,针对少林的打压还不知要持续到几时,李逍终究还是想闯荡江湖的,如今的机会很是难得,自然想替李逍开口争取一下。
于是乎,由于玄生大师和苏学士简单讲了讲自己的这位弟子,苏学士当即表示明白,特批了给李逍的度牒,甚至都没有让少林寺再额外给一笔钱,李逍也就在本人不知情的时候被出家了。
元佑五年的八月十五,杭州城相当的热闹。毕竟在元佑四年的岁末,杭州附近遭遇了前所未见的旱灾,元佑五年的春天自然就是遇上了春荒,饥馑伴随着瘟疫,一时间饿殍遍野,流民四起,繁华的杭州城也变得萧索起来,刚刚到任的苏轼一面上书朝廷减免赋税,一面向杭州富户发卖度牒已筹措钱粮赈灾。
如今,八月十五,秋粮已经丰收,杭州的灾情总算是过去了,权知杭州的苏轼自然是想着趁着中秋时节,官方出面庆祝一番,重振当地的商业和民心的同时也是为了安抚过去一年的亡魂慰藉幸存的生者。
八月十五,太阳刚刚升起苏轼便带领着杭州府衙诸官僚以及城中的商贾富户来到了西湖边的灵隐寺中,出席寺中盛大的水陆法会,法会是应杭州府衙所邀进行的,由灵隐寺的诸高僧主持,杭州附近诸寺均有参与,客居在灵隐寺的玄生和玄印自然也是参与其中。法会是为告慰诸亡魂,为杭州全城祈福,本地官僚士绅自然需要一一上香祭拜以示虔诚。
整个法会持续了一个上午,法会结束钱塘江边已是迎来一年一度的大潮,只可惜众人皆在灵隐寺中,只能隐隐听见些许潮声。诵念声止,作为杭州父母官的苏轼自然是要致辞,感谢诸位士绅的协助,杭州城总算度过了旱灾。
诸位士绅代表则是登台感谢苏轼这个父母官,同时宣布向诸佛寺、义庄、义学进行捐赠。同时由于之前发放了大量的度牒,自然也需要有一个交代,于是杭州地区挑选了两百余名获得度牒的僧侣,在这灵隐寺中剃度受戒,以回应坊间关于杭州开始滥发度牒的流言。
等到所有的仪式均已完成,灵隐寺上已经是日斜西山,苏轼更是出面代表杭州官府,邀请主持水陆法会的众僧以及各位士绅一同赴西湖边上的晚宴。
晚宴开始时已经是华灯初上,灯火照耀下的西湖有着更显神秘的魅力,宴席就设置在西湖边上,地点在杨公堤,由苏轼当年主持修建的苏堤则在不远处,堤上是游人如织,灯火通明。
苏轼自是有意与民同乐,因此今日的杭州并未宵禁,反而在西湖边张灯结彩从日暮时便在这西湖东边开了流水席邀请全城的百姓。这边杨公堤上宴会开始,湖面由诸多画船拼起的平台上歌舞升起,自然也是吸引了众多的游人,一曲舞罢,歌女们划着小船向远处观看的人群洒去花瓣和香粉,引得人群阵阵欢呼。
这边坐在主位上的苏轼则是一边看着对岸欢乐人群,一边接受着众人的敬酒,不知不觉也是喝多了。诸多饭桌上众人也是一片欢乐,划拳斗酒,诗词唱和也是很不热闹。
这一片喧闹声中,诸高僧所在反而显得有些清静了,这边灵隐寺的主持也是一个喜好诗词歌赋之人,正在与诸寺庙主持争论着当代诸大家的诗词,来自少林的玄生、玄印二人却并没有参与其中。
“玄生师弟也是喜好文学之人,之前你还和苏学士有着诗词唱和,今日怎么在这边默不作声?”玄印一边吃着一边对着正坐在一边念经的玄生问道。
要说着玄印本不是什么贪吃之人,只是这几月来奔波劳累,许久未曾好好吃过饭,而今大事总算有所了结,再加上这样正式的宴席少林寺也是很少见,自然吃的很欢。
“师兄不也是这一边贪口腹之欲吗?”玄生倒是难得和玄印开了一次玩笑。
玄印到也是笑着开口道:“人皆有所求,苏学士所求乃杭州太平,百姓安康;诸士绅所求为太平富贵,子孙绵延;诸百姓所求为风调雨顺,事事平安;诸学士所求为文章诗词,风流千古;如今诸僧也在求这风雅之事,我就不一样了,一届俗僧,所求者寺中平安顺遂,宴食常有之。”
“还是师兄实在,寺中平安顺遂也是我所愿。”玄生听罢也是一哂,接口道。
喜欢穿越天龙,我拿到了虚竹的剧本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穿越天龙,我拿到了虚竹的剧本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