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妞看着鼓鼓的钱袋子,满心欢喜。
这时,村里的刘婶子也在集市上,
看到王翠妞的生意这么火爆,惊讶地走过来:
“翠妞啊,你这脑子咋这么好使,
这鱼经你一弄,都成宝贝了,赚大发了吧!”
王翠妞笑着说:“刘婶,我也是瞎琢磨,
想着多挣点钱,让孩子们过得更好些。”
正说着,人群外一阵喧闹,
王翠妞抬眼望去,只见王二赖子带着几个混混,
看到王翠妞生意红火,心生嫉妒,走上前找茬:
“哟,翠妞,你这卖的啥玩意儿啊?不会是坑人的吧?”
王翠妞眉头一皱,冷声道:
“王二赖子,你又来捣乱是吧,
我这都是正经生意,大家吃得开心,买得放心。”
王二赖子冷哼一声,还想搅局,
周围的顾客却不干了,纷纷指责他:
“你这人咋这样,人家姑娘做生意不容易,
碍着你哪儿了?你捣哪门子乱。”
王二赖子见犯了众怒,只能灰溜溜地走了。
王翠妞收拾好摊位,带着满满的收获,往家赶。
一路上,她盘算着如何扩大生意,
让家人过上更富足的生活。
她知道,只要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勤劳,
开拓创新,未来的日子必定充满希望。
而那个神秘空间里的药材,
也等着她,进一步挖掘价值,
她仿佛看到,一条致富之路,就在脚下。
这天,阳光洒满村口,
王翠妞正在院子里,晾晒新捕来的鱼,
就听见外面有人在说话,
出去一瞧,只见四弟石柱贵背着书篓,
风尘仆仆地经过她家门口,
“四弟,你回来了!”
王翠妞笑着迎上去,眼中满是亲切。
石柱贵看到王翠妞,
连忙快步走来,恭敬地行了个礼:
“三嫂,我回来了,一路上,惦记着家里,
这下可算到了。”
王翠妞打量着石柱贵,
发现他比上次见面又长高了些,
透着股书卷气,心中满是欣慰:
“看你这一路累的,快进屋歇歇,我给你倒碗水。”
石柱贵看着这新盖的房子,有些疑惑:
“三嫂,这...是谁家的房子啊?”
“四弟,你三哥从大家里分了出来,
这是我们自己搭了个新窝。”
石柱贵也知道,三哥这一家,
在他们那一大家中的处境。
进了屋,孩子们一下子围拢过来,
叽叽喳喳地喊着:“四叔、四叔”,
石柱贵笑着摸摸这个,抱抱那个,
屋子里满是欢声笑语。
王翠妞示意他坐下,关心地问:
“四弟,你在城里学堂念书咋样?
吃得饱、穿得暖不?”石柱贵笑着点头:
“三嫂,您放心,学堂里挺好的,
先生教得用心,同窗们相处也很融洽。
我在城里,也时常想起,您以前照顾我的日子,
心里一直记着这份恩情呢。”
王翠妞摆摆手:“一家人说啥两家话,
你有出息,咱们都高兴。
对了,四弟,你在城里待的时间长,
有没有认识卖药材的人呀?”
石柱贵微微一愣,疑惑地问:
“三嫂,您咋突然问起这个?”
王翠妞犹豫了一下,看了看四周,
确保没人后,悄悄把石柱贵拉进里屋,低声说:
“四弟,不瞒你说,我偶然得了些珍贵药材,
像天山雪莲、人参、灵芝啥的,可咱村里没处卖,
我想着要是能在城里寻个靠谱的买家,
肯定能卖个好价钱,以改善儿子们的生活。”
石柱贵瞪大了眼睛,满脸震惊:
“三嫂,这天山雪莲可是稀罕物,您从哪儿得来的?”
王翠妞神秘一笑:
“这你就别问了,三嫂我也是无意间得到的,
你就帮我瞅瞅,城里有没有门路。”
石柱贵挠挠头,思索片刻后说:
“三嫂,我在学堂倒是认识一位李掌柜,
他在城里开药铺,平时对药材的需求量挺大,
人也挺实在,要不我先跟他打听打听?”
王翠妞眼睛一亮,激动地握住石柱贵的手:
“太好了,四弟,那就拜托你了。
要是这事儿成了,可帮了咱家大忙了。”
过了几日,石柱贵趁着学堂放假,
专门去找了李掌柜。
他走进药铺,恭敬地作揖:
“李掌柜,好久不见,近来生意可好?”
李掌柜正低头算账,
抬头见是石柱贵,笑着起身招呼:
“哟,是柱贵啊,稀客稀客,快坐。
我这生意还行,你今儿来是有啥事?”
石柱贵有些紧张地搓搓手,
“李掌柜,实不相瞒,
我三嫂偶然得了些上等药材,
想寻个买家,我第一个就想到了您,您看……”
李掌柜一听,来了兴趣:
“哦?上等药材?都有些啥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