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糖尿病足坏疽)
雨水节气的内分泌科病房飘着冷雨,65岁的吴德贵盯着自己发黑的左足小趾,指甲盖大小的破溃处渗着清稀脓液,散发着淡淡的腐臭味。“外院说要截肢,”他攥着轮椅扶手的手青筋暴起,“我抹了半个月黄连膏,怎么烂得更快了?”
苏怀瑾蹲下身,指尖触到患处皮肤温度32℃,比正常足趾低了3℃。脉诊尺脉沉细如丝线,关脉濡弱似浸在泥浆中;舌质淡胖、苔白滑水滑,活像泡发的面团——典型的脾肾阳虚、寒湿凝滞,正是《外科正宗》中记载的“阴疽”重症。
“黄连膏是治阳证疮疡的,您这是阴寒凝结,”她掀开患者裤脚,小腿皮肤苍白如纸,“就像冬天的河面结冰,越用苦寒药,冰结得越厚。”吴大叔的儿子递过空药膏盒,TS集团“速效生肌膏”的包装上印着“黄连+大蒜提取物”,“客服说消炎生肌,没想到……”
处置室里,苏怀瑾切开一颗直径4cm的独头蒜,辛辣气味扑面而来:“普通大蒜瓣小瓣多,独头蒜药力集中,”她对比患者带来的药膏成分,“你们买的膏子里只有大蒜粉,根本没有独头蒜的蒜素。”显微镜下,TS药膏的粉末中竟检出激素结晶,“难怪渗液不止,激素把阳气都逼走了。”
“试试蒜灸吧,老祖宗治阴疽的妙法。”她将独头蒜切成2mm薄片,用银针戳出密集小孔,“蒜片贴患处,艾炷灸3壮,借大蒜的辛温和艾灸的热力化开寒凝。”吴大叔疼得吸气,却发现灸完后患处竟有了暖意:“像有小太阳在烤。”
治疗室里,氦氖激光的红光笼罩着溃烂处,苏怀瑾调整照射角度:“激光促进血液循环,蒜灸提升局部温度到37℃,”她指着红外热成像图,“昨天还是蓝紫色,现在边缘已经转红了。”同时,西医清创后敷上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双管齐下,给新肉生长铺路。”
煎药机里,30g熟地黄、10g鹿角胶烊化,再加入5g独头蒜泥:“熟地黄补阴血,鹿角胶温肾阳,蒜泥通阳散结,”她解释道,“就像给冻僵的土地松土施肥,让阳气重新升起来。”足三里穴注射黄芪注射液时,吴大叔感觉有股热流窜向足部,“几十年没这么暖和过了。”
示教室内,实习生们围看两种大蒜饮片。苏怀瑾举起独头蒜:“看这球形鳞茎,不分瓣,蒜素含量比普通大蒜高3倍,”她碾开TS药膏的粉末,“这是普通大蒜晒干磨的粉,蒜素早挥发了,还加了地塞米松。”想起患者被耽误的半年,她语气沉重,“阴疽用激素,相当于给冰湖浇热水,表面化了底下更冻。”
中药房里,苏怀瑾演示蒜灸准备:“独头蒜要选河南杞县产的,个大辣足,”她用竹刀去皮,“古人用蒜灸治‘脱疽’,现在结合激光,热效应能让蒜素透皮吸收增加40%。”对比患者之前用的黄连膏,“阳证红肿热痛用黄连,阴证苍白冷痛用蒜灸,这是《外科精要》的死规矩。”
吴大叔的女儿突然想起,父亲常看的“中医疮疡大师”直播间推荐过同款药膏:“主播说黄连消炎最快,好多糖友都买了……”苏怀瑾扫码进入直播间,主播正在推销“升级版生肌膏”,评论区置顶的“康复案例”全是PS的图片,“他们知道独头蒜贵,就用普通大蒜粉,还加激素骗疗效!”
深夜的实验室,检测报告让苏怀瑾瞳孔骤缩:TS药膏中的地塞米松含量超标2倍,大蒜粉来自过期原料,“他们把烂大蒜磨成粉,加激素掩盖臭味,”她指着微生物检测单,“菌落总数超标10倍,好多患者感染加重被迫截肢!”
实习生小张调出近半年病案,32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中,25例用过TS药膏:“有个大爷抹了后脚趾全黑了,最后截了小腿……”苏怀瑾攥紧报告,立即拨通药监局电话:“这次不是简单的假药,是用激素和烂大蒜谋杀糖尿病患者的双脚!”
雨水渐歇,吴大叔的患处渗出液明显减少,破溃边缘长出粉红色肉芽。苏怀瑾站在实验室,看着TS药膏的检测报告,激素峰值与蒜素缺失的对比图触目惊心。窗外,药房新到的独头蒜整齐码放,辛辣的气味穿透玻璃,与实验台上的激素药膏形成残酷对比。
“独头蒜灸,灸的是阴疽寒凝;资本造假,造的是断肢陷阱。”她在诊疗日记中写道,“当TS集团把烂大蒜粉和激素调成膏,他们毁掉的不只是糖尿病患者的双脚,更是中医外治的千年传承。但显微镜会说话,蒜素的光谱永远明亮,照亮每个被激素谎言掩盖的伤口。”
合上本子时,护士站传来消息:又一位使用同款药膏的患者被推进急诊。苏怀瑾抓起独头蒜走向治疗室,白色大褂在走廊扬起风——这场与中药外治造假的战争,她必须用古法灸法和现代检测,为每个糖尿病患者,守住肢体保全的最后一道防线。而TS集团的“速效生肌膏”生产线,正随着药监局的突击检查,在雨水的夜幕中露出最后的狰狞……
喜欢岐黄手记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岐黄手记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