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陆沉在警局的档案室里发现了更惊人的秘密。一本民国时期的日记记载着:每一代苏家血脉中,都会诞生一位"天选者",既能承载永生之力,也能将其彻底摧毁。而林夏的母亲,正是上一位试图终结诅咒的天选者。
陈默则追踪到神秘信号的源头——城市地下的地铁隧道。当他赶到时,数百个青铜面具整齐排列在铁轨旁,中间的祭坛上,七座烛台碎片正被黑袍人用鲜血浇灌。领头的黑袍人摘下面具,赫然是消失已久的守夜人,他的眼中燃烧着疯狂的火焰:"这次,永生之门必将开启!"
疗养院地下,林夏被押送到祭坛中央。苏瑶姨婆将匕首抵在她喉间:"只要你的血滴入烛台,就能唤醒沉睡的力量。"林夏望着祭坛上闪烁的血光,突然想起母亲遗留的旧照——照片背面用口红写着一行小字:"以血为引,以光为盾"。
她猛地咬住姨婆的手腕,在对方吃痛松手的瞬间,抓起匕首划开掌心。鲜血飞溅在烛台碎片上,金色光芒与血色纹路激烈碰撞。时空再次扭曲,林夏看到历代苏家女性的身影在光芒中浮现,她们将力量注入她体内。
"不可能!"守夜人出现在祭坛入口,眼中的疯狂转为惊恐,"天选者的力量...为什么会觉醒?"
林夏的身体悬浮而起,周身环绕着璀璨的金光。她将所有碎片聚于掌心,低声念出古书中记载的封印咒文。青铜烛台在强光中轰然炸裂,黑袍人发出凄厉的惨叫,化作飞灰消散在空气中。
光芒散尽,苏瑶姨婆虚弱地倒在地上:"原来...真正的永生,是血脉的传承与守护..."她的身体渐渐透明,最终化作点点星光消失。
黎明的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林夏瘫坐在废墟中,后颈的金色纹路彻底消失。陆沉和陈默循着信号赶来,扶起她时,发现远处的地平线上,一轮红日正缓缓升起。
城市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林夏知道,黑暗从未真正消失。她将最后一块青铜碎片埋在苏家老宅的遗址下,立起一块刻着"守望者"的石碑。每当夜幕降临,她总会望向星空,那里闪烁的每一颗星,都像是守护这座城市的眼睛,见证着光明与黑暗永恒的博弈。
第十六章:守望者的黎明
五年时光如白驹过隙,城市在钢筋水泥的森林中拔节生长,曾经关于永生的血色记忆,逐渐被岁月磨成泛黄的纸页。林夏辞去广告公司的工作,在城郊开了一家名为“烛影”的古董修复店,表面修复古旧器物,实则暗中追查青铜烛台的蛛丝马迹。
某个寻常的午后,门铃叮咚作响,一位戴着宽檐帽的老者缓步而入。他手中捧着一个裹着黑布的物件,掀开布角的瞬间,林夏呼吸一滞——那是半截刻着星图的青铜烛台残件,表面附着的暗红痕迹,分明是干涸的血迹。
“林小姐,有人托我给你带句话。”老者沙哑的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飘来,“‘血月将至,第七道裂缝正在苏醒’。”说完,他将烛台轻轻放在桌上,转身消失在街道拐角,只留下一串若有若无的青铜铃铛声。
林夏立刻拨通陈默的电话。如今的陈默已升任特别调查局的组长,负责处理超自然案件,而陆沉则成了民俗学教授,专注研究神秘仪式的历史渊源。电话那头,陈默的声音带着紧张的颤抖:“城西工地挖出了青铜祭坛,和当年天文台的装置如出一辙,现场还发现了七具失踪者的尸体,他们的胸口都烙着烛台印记。”
深夜,三人在工地汇合。月光下,巨大的青铜祭坛缓缓升起,十二根立柱上缠绕着新生的藤蔓,藤蔓间点缀着血色的花苞。陆沉翻开随身带着的古籍,手指停留在某一页:“根据记载,当血月完全升起,这些‘永生之花’会吸食活人的生命力,将祭坛彻底唤醒。”
突然,四周响起诡异的吟唱声,黑袍人从阴影中涌出,这次他们的面具上镶嵌着红色宝石,散发着妖异的光芒。为首的黑袍人摘下兜帽,竟是个面容稚嫩的少年,他脖颈处布满扭曲的血管,如同寄生的藤蔓:“林夏,你以为封印了烛台,就能阻止永生?每一代人都有渴望永恒的灵魂!”
陈默举起改良版的电磁脉冲枪,却发现枪口被某种无形的力量禁锢。少年大笑,血色花苞瞬间绽放,无数藤蔓缠住众人。林夏感觉生命力正被迅速抽离,恍惚间,她摸到口袋里的青铜残片——那是母亲留给她的最后遗物。
残片突然迸发温暖的光芒,照亮了少年胸口的一处胎记。林夏突然想起守夜人曾说过的话:“永生之力源于血脉,也终将被血脉克制。”她奋力挣脱藤蔓,将残片按在少年胸口:“你也是苏家血脉,别让贪婪吞噬了你!”
光芒大作,少年痛苦地嘶吼,体内的黑暗力量被强行抽出,化作一缕青烟消散在空中。血色花苞迅速枯萎,青铜祭坛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开始坍塌。千钧一发之际,陆沉找到祭坛核心的机关,将所有青铜碎片嵌入凹槽,念出古老的咒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