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这五元山脉的环形,很大程度上是当年五元坛创始人——五行天尊自行改造的成果。
山脉东侧,密林覆盖郁郁葱葱;西侧,有巨大矿脉裸露;南侧,终年岩浆翻涌;北侧,山洞内极寒凝结成冰。
就连环形山脉之上的天空,传说也被五行天尊动过手脚,云雾环绕山脉,而中心处,阳光雨露自成规律。
正是——
地熔五行铸万道,天泼七彩淬凡胎。
此处即是大陆正中,传奇仙宗,五方镇极真坛,总坛。
……
海玄今日特意穿了九仪阁内阁的制服。
九仪阁外阁衣衫白底黑纹,而内阁衣衫却是黑底金纹,被外界称为“天秤玄衣”。
总觉得有点像玄冥天制服的黑底,加上玄霄门制服的金纹……海玄默默想到。
路上弟子看到海玄,眼中都闪过一丝奇异,但也没有上前一问的意思。
而海玄……还真怕有人像苏若蘅所说,看到外人就跑上来,要来个激情论道。
不多时,两人来到一处宏伟正门前。
巨大牌坊上书写“五元坛”三个古朴苍劲的大字,散发着厚重威压,两侧有身着五色道袍的弟子值守。
海玄上前一步,取出代表九仪阁内阁弟子身份的玉牌,同时递上了一份早已备好的拜帖。
“九仪阁内阁海玄、慕容璎珞,前来拜访贵宗朝元殿,有要事请教。”
海玄稍作停顿开口,声音清朗平和,带着恰到好处的礼貌疏离。
这就是访问正道的做派。
若无拜帖,别人表面笑嘻嘻,内心多半要嫌弃:
哪个穷乡僻壤来的乡巴佬?
值守弟子验过玉牌,又仔细看了拜帖,脸上露出肃然之色。
九仪阁内阁弟子,实在是稀客。
今年九仪阁飞来元州前,连续多少年见不到的那种。
一名弟子恭敬行了一礼:“两位上使请稍候,我这便去通报。”
不一会儿,一名看起来颇为精干的年轻人从天而降,朝着两人拱手道:“贫道朝元殿执事药烷,二位道友请随我来。”
海玄和慕容璎珞点头回礼,穿过山门,进入五元坛中部区域。
朝元殿,并非特指某建筑,而是五元坛医疗部门的总称。
海玄昨日已经在九仪阁的医馆里,打听好了那几位“血脉专家”。
他们至少都是个朝元殿挂名长老。
沿途所见,五元坛建筑风格与九仪阁一样,彼此间差异颇大,突出一个包容万象,只是明显有更多以自然材料所筑,如巨石、树木等,而非人工砖瓦。
大概是因为人族之外的修士多吧。
三人来到一座峰上,主殿恢弘,药香缭绕,门前写着“朝元殿四殿”。
嗯,有种迷之松弛感,有点像前世的“xx市第四xx医院”。
药烷将两人引至一间雅致偏厅,奉上灵茶后,方才告退。
没过多久,一位须发皆白,面色红润,身着杏黄色道袍的老者走了进来。
朝元殿四殿的实务长老,同济道人。
……这自然是“同舟共济”之意。
“呵呵,九仪阁两位高徒远道而来,老夫有失远迎。”同济长老客气拱手。
“同济长老客气了,晚辈海玄。”
“不知二位道友此番来我朝元殿,所为何事?”同济长老坐下问道。
九仪阁内阁以推演天机闻名,对方指名道姓要来专精炼丹、疗伤的朝元殿,让他有些好奇。
海玄轻吸口气。
这是他第一次作客正道仙宗,第一次为了私下目的与高境界修士谈判。
怎么做比较好?
首先,是不是要装装样子?
幸亏前两天,已经在慕容璎珞面前狠狠锻炼过演技。
海玄不动声色扫过桌上灵茶,端起轻抿了口,双腿自然岔开了些,让身体放松,然后放下茶杯。
……并不好喝。
海玄神色郑重开口:“不瞒长老,九仪阁偶然发现一桩奇特的……嗯,可以称之为‘病例’。”
“患者症状颇为罕见,我阁中典籍亦无明确记载。”
“我阁欲以占卜之道寻找答案,而结果……指向了五元坛。”
“听闻五元坛研究颇广,对修行中的种种疑难杂症经验丰富,故此前来请教。”
他这番话滴水不漏,既点明了来意,又将来五元坛的原因归结于九仪阁的“本职工作”,显得合情合理。
同济长老眉毛微扬:“哦?不知这病例是何症状,竟让贵阁也感到棘手?”
海玄将早已准备好的说辞缓缓道出:“此症,我们暂且称之为‘灵气过载症’。”
“患者年仅十五,”他语气平稳,听在同济长老耳里却字字惊心。
“没有任何外力强行灌注,没有服用任何天材地宝,甚至没有几天正经修行,但其修为速度超乎常理,已然逼近炼气圆满之境。”
“而这位小患者,只是个普通人族,并非化形重修。”
说到这里,同济长老已经完全坐不住,起身惊呼:“十五岁?人族自然修行近炼气圆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